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然而,宋仁宗如此急功近利、渴望一夕之间便能让国家有一个翻天覆地变化的心情,毫无疑问注定了大宋王朝这场即将到来的改革将同样也是短命的,它的出现犹如在历史长河中投下的一块儿石头,只能激起短暂一圈涟猗,涟猗过后,仍将是波澜不惊,死水一潭。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无论是宋仁宗这位大宋王朝改革始作俑者,还是范仲淹、韩琦、富弼这些改革的先锋,他们不仅缺乏承受改革将带来必然阻力的准备,也缺乏一整套深思熟虑的应对方案。须知,自北宋王朝以前,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代王朝,只靠着热情、理想、和一时冲动,最后变革成功的先例。而同时,中国士大夫们最讲究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哲理,及他们所追求的“视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也注定了庆历新政这场变革终将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他们所有的改革热情和行动,都只能建立在皇帝的支持上,而一旦失去皇帝这台发动机的支持,所有的功能也都将全部失去,而恰恰,软耳朵的仁宗皇帝还是一台最容易出毛病、撂挑子不干的发动机。

    然而,为了国家繁荣昌盛和黎民百姓安居乐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君子的正直与高尚,无论他们的改革最后成功还是失败,后世的人们不应、也更没有资格以成败论英雄,对他们复兴中华的伟大壮举有丝毫的指谪。

    宋仁宗对范仲淹、富弼超乎寻常的倚重,使这两位新政府要员十分感动,现在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于是,就在这次开天章阁不久,范仲淹向仁宗皇帝呈上了他拟定的改革方案,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

    范仲淹在这份方案中,根据帝国朝政目前的现状,列举了应当首先采取的十项措施:

    一;明黜陟。改变宋王朝实行的文官任职三年、武官任职五年,经考课院勘察,如没有犯大过失便可依例升迁的磨勘制度。

    宋王朝实行这种官员转迁制度,其原本目的是鼓励官员勤于政事,但到后来,考察这一项便成了虚设,而资历却成了升迁的惟一标准。这就造成了官员不思进取、但求无过的状况,“不限内外、不问劳逸、贤与不肖共进”,“三年一迁,坐至卿、监、丞、郎历历皆是。”范仲淹一针见血地指出:“长此下去,谁肯为陛下兴公家之利,救生民之病,去政事之弊?”范仲淹建议:应通过公平竞争,赏罚分明,以达到“人人自劝,天下兴治。”

    二;抑侥幸。改变官员靠资历恩荫子孙制度。

    宋王朝这项恩荫制度,是每逢国家南郊大典和天子生辰,从内阁大员至诸路提点刑狱以上官员,都可以向朝廷申请恩荫子侄作官,这就使得朝廷的冗官多如过河之鲫。范仲淹建议:此后两府、两省官员,遇大礼只能奏一子充京官,至于兄弟侄子,还需要经考试后才能录用。

    三;精贡举。对朝廷取士和学校教育进行改革。

    四;择官长。地方官员任命由上级推荐。

    五;均公田。取消官员职田。

    六;厚农桑。加强水利建设。

    七;修武备。恢复唐初的府兵制。

    八;减徭役。合并县镇,减少州县官员。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