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京都风云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伽净九年,七月初三。

    姑苏江城,字佑什,晋州人氏,隋仲十二年生,卒于伽净九年六月十七,享年四十八岁。十八考得状元进京为官,六年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为人清正廉洁,忠心耿耿,一心以民为重,辅佐靖和国君十一年载,在靖和年间,例出“三和”“五不征”“国律”让东昭达到鼎盛,远超西凉、南理、北地之势,现追封护国公,建国公庙,受世代香火奉之。

    随着史官笔落定画上最后一道,便是文书中斑斑墨迹记得那般呈现给后人去看。

    其实还有一些祁渊没让史官写进文书去。

    国势远超其他三国时,昔日大将军钟楼声宝刀未老,进言愿亲自带兵上阵攻下其它三国扩展疆土一统天下,也是受了不少官员的支持,怪就怪在这姑苏江城同靖和老国君一样都是菩萨心肠,说什么无端战争受苦的只会是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并非百姓所想,国泰民安才是定八方之理,于是乎,只跟其三国签订了百年不战条约。

    于姑苏江城口中的民而言,百年不战确实给百姓带来一个安稳的国家,但于掌权人来说,狗屁不是,不过是休养生息充足国库养兵蓄锐罢了,也就靖和老国君才这般。

    “百年不战,妇人之仁,现如今三十年还未到,西凉就挑拨东昭嘉晋塞外的骑牧游民无端挑事,更是烧杀抢掠伤了数百的嘉晋人,以民为重不错,错在太优柔寡断了。这江山本就是靠尸骨垒砌的,沾了血的手怎可能收得了从祖上一脉相承的嗜血因子。”

    这话是姑苏江城处死时,祁渊在心里说给自己听的。

    现功成身退,便是一杯黄土葬了。

    再多不过是史官笔下的文献,任后人去点评道足,难免不觉得凄凉可悲了些。

    “这就是你所追寻的忠义之道?”

    当然这句话始终没问出去。

    祁渊透过半敞的窗户看屋外的雨,绵绵不断,跟那日的雨显然不同,太柔情了些。

    六月二十四,晴转雷雨。

    外面雨声颇大,冷兮兮的浇进人心底去。

    回首这殿中虽烛光尚在,却还是一片昏黑,人去楼空一点温存也没有,黑色大理石上文家父子的血也冲洗干净,新点了熏香。

    祁渊背着手看着外面的雨幕,若有所思站了很久。

    良久才开口。

    “太后,寡人近日以来杀业太重,寝食难安,太后作为一国之母也该为寡人分忧,长伴青灯诵经礼佛,超度亡灵保祁氏江山永固。”祁渊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了,刘公公紧随其后,徒留珍礼太后一脸煞白瘫坐在凤椅上。

    六月的风不算冷,可透过那雨幕吹进这空洞的大殿,就像从地底爬上来的阴风,刮得那珠帘哗啦作响,慢慢地从脚踝往上攀,刮过背脊,停在脖颈处,确切的说更像一双死人的手掐住了脖子,喘不过气来。

    太后僵硬的扭动脖子,一双空洞的眼睛望向那空无一人的大殿,就算血被冲洗干净,点了熏香,也抹不去眼里那兄长侄儿死的一幕。

    血的腥甜味依旧一丝一缕的夹杂在熏香里萦绕鼻尖。

    “八年,整整骗了老身八年。”

    “文家没了。”

    “哈哈哈”

    ……

    伽净九年,六月二十四,夜。

    雨停了,留得淡淡的花草清香。

    文家里外灯火通明,随着那封带有‘收监天牢择日行刑’落定,院内妇孺老小无不是哭喊冤枉,可如今定居已成,皇命难违,怕是哭喊哑了嗓子也传不到高墙里那位耳里去,只是徒劳罢了。

    大门处高挂的几盏大红灯笼,如今像嘲讽一般,再无人将其点亮证明它辉煌的一面。

    文家百年基业也在朱红大门上贴的封条一朝尽毁,除去无关紧要的奴仆还了卖身契,一百多口文家人在御林军的押送下一步一步朝着文逑求来的“高台”处去,更是惊人的是搜出来的金银珠宝数不胜数,足足载满百辆马车。

    君臣之间隔的是什么?是臣若敢对那高台处有半分肖想,便是死路一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