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京都风云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伽净九年,七月初一。

    把持朝纲八年的珍礼太后退出朝政,后居长寿殿吃斋理佛。对外宣称是为祁氏江山社稷,可经六月二十六那日的人来说,珍礼太后一流真的是垮台了。

    六月二十六,晴,难得的大好天。

    品茗茶楼前的算命摊冷冷清清,一布衣算命先生捻了捻下巴的白须,有意无意的瞟了一眼皇城的方位,语气颇有点重。

    “今日必将有一场大雨。”

    隔去喧嚣且存有人情的闹市。

    朝堂上倒是另一景象,珍礼太后的兄长当今国舅爷文逑和侄儿新司法司长文承毅当朝拿出前丞相姑苏江城通敌北地蛮夷的书信,震惊朝野。

    这时老将军钟楼声便站了出来,冲上首双手抱拳。

    “国君,老臣年事已高,这身上也没地落伤了,怕是空有一腔热血也有心无力,虽说战死沙场是老夫这一生的夙愿,唉,可谁叫姑苏老丞相行的是仁政,怕是成一堆黄土都等不到老夫热血沸腾时。再者老夫有了妻儿就顾念太多也想享受儿孙之乐,愿自请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语音刚落,朝堂上就一片哗然。

    “老将军不可啊!”

    “老将军可是我东昭的保护神,如今要是告老还乡,将士们同百姓怕是最不舍您啊!”

    “对啊!”

    一时就盖过了国舅爷要审姑苏江城通敌的事。

    “咳咳,众爱卿勿躁。”

    珠帘后传来一道沧桑的女声。

    官员们就安静了下来,垂手埋头不敢言说。

    唯有那袁昭清站了出来。

    “太后,如今老将军要告老还乡怎叫我们不躁,这几十万将士群龙无首,闹起来我们这些文官说不得也管不得啊!”

    “再者,老将军为先国君建功立业您是看在眼里的,这西凉、北地,南理为何不敢进犯东昭就因老将军熟识兵书百千,用兵如神,您快劝劝老将军吧。”

    此时珠帘后的太后手中的丝娟绞了又绞,怕是心中早就把这袁昭清给杀上几百遍了也不解气,搬出先国君就以为老身会怕?

    “袁爱卿所言甚是,老将军为东昭抛洒热血建功立业十几年,功不可没。可如今东昭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老将军也是该享受儿孙之乐了,且退隐之心已决,老身再三强留也是不对,对吧,国君。”

    太后这三除五一下功夫,就峰回路转的把问题抛给了所谓坐没坐相的国君祁渊身上去了。

    这祁渊原本就傀儡八年,向来是习惯太后一言两语染指朝纲,也就不管事了,只是偶尔会把祁渊推出去挡挡这些顽固不化的老腐朽方才说几句。现太后同祁渊说起老将军退隐一事,倒是怪事,皱了皱眉。一旁眼观六方的刘公公就想啊,这问题可不好答不然太后就不会丢给国君,让国君介于老将军与群臣中,偏袒那头也不好,这群臣众口铄金怕是非得吵个干脆不罢休,如若不答应老将军的提议,也难免不了吃些这老将军的苦头,想要两全其美难。

    祁渊思索很久才说:“太后方才说老将军是该享儿孙之乐了,寡人也是赞同,不过老将军这一走怕是不行。”

    刚要起哄的群臣听这后半句不偏不倚有转机又闭了嘴,耐着性子听国君说,有人却在暗地里握紧了拳头。

    “老将军领军十几年载,军中威信自然是谁也比不了,就同方才袁爱卿所说‘几十万将士闹起来可不是小事,文官管不了,武官又不管’该如何是好?老将军?”

    钟楼声目光如炬的看着上首的祁渊,深究的眼神把祁渊里里外外给看了个遍,没看出什么来这才开口。

    “回禀国君,老臣力荐明子年担任大将之责。”

    “什么?”

    这一声惊呼正是文逑之子文承毅。

    明子年是谁?钟楼声那老匹夫的亲侄儿,原以为那老匹夫退下来就推个人情给宋朝晖让他顶上去,这兵权就稳当当的,可没想到话不多的祁渊竟把这路绕给了钟楼声来铺,有心还是无心难说。他抬头看了看珠帘内的珍礼太后,只瞧那太后用手绢捂捂嘴,示意不慌,又看了看独留一个背影给自己的父亲,思前想后一番这才觉方那声逾越,便弯弯身子。

    “恕臣逾越,但有些话臣不得不说,这大将军之位尤为重要,关系东昭存亡,依臣之见,明子年年少气盛,稳重少些,怕是难以担之重责,不如在磨练几年不知可否?”

    “文家小儿这话老夫不爱听,明子年十二岁便跟随老夫上阵杀敌,稳不稳重难道文家小儿又知晓?还是想说老夫偏袒自家侄儿独揽大权?骂老夫把东昭当小儿过家家?国舅你养的好儿子是何意?”

    文逑自然是笑脸相迎,先替这毛燥的儿子收了事,再一字一言的同钟楼声讲这其中的原由,有句话不是说得好,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几番你来我往文逑就脸红耳赤,闷了一口气在心中出不来,最气反倒是让祁渊一句话“那就依老将军,明子年上前听封。”给事了了。面上老持稳重,背地里却暗暗掐紫了虎口,当然太后也好不到哪去,头上的珠钗头凤气得直打颤,文承毅自也瞧见自家父亲同姑母脸色不佳就退了几步。

    这件事也就顺理成章的随着钟楼声走出大殿落幕。

    有心人就得盘算了,钟楼声在文逑审核姑苏江城通敌一案就跳出来当即便以年岁已高下放兵权其侄儿明子年,让文逑话不能言,明是说“老夫年事已高身上伤也没地落,空有一腔热血怕是有心无力,如今有先国君与三国签订百年不战之约,丞相《律法》为基,再加上这国舅爷神通广大,太后贤明辅助,子年小儿随老夫八年军营,本事不比他人,老夫回家颐养天年也放心。”而暗是对国舅爷和珍礼太后说“这东昭是冠以祁氏一姓,当今国君如何还有一群老臣和明子年在,如若那日这东昭换了他姓,便是国舅爷和太后的错,他钟楼声封剑一日必有剑饮血开封那朝。”

    这步棋走得如何,怕是得看后事发展趋势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