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七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很难说仁宗皇帝不接受韩琦辞职是出于什么样一种考虑。

    是韩琦没有受到太多人的指责?

    还是宋仁宗对韩琦有深刻了解,从他《乞别白朋党奏》中印证了韩琦没有深陷朋党之中?

    或者,是此时宋仁宗还没有考虑好怎么安置几位新政大员?

    要么就是仁宗皇帝不想让人看到他对新政大员多么无情?

    反正,韩琦想远离朝廷是非的希望这一次并没能实现。

    对仁宗皇帝不批准自己辞职的“隆恩”,韩琦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莫名的感谢,又有无奈的遗憾,还有说不出的傍徨、忧虑。从韩琦《迁葬求郡谢赐批答不允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韩琦这种心情的流露:

    伏蒙圣慈以臣上表陈乞知相州,或近乡里一郡,躬亲营护坟域,特降诏旨不允,许臣襄宅有期,即当暂往者。请郡以奉先茔,虽违素愿;赐告以护亲葬,亦示优恩,粗安人子之诚,特出圣宸之惠,中谢。伏念臣向繇睿选,擢贰枢庭,方图报以尽勤,敢求安而自逸?盖以早从稚岁,二亲则亡,暨窃荣阶,诸兄继谢,比缘西事,久在兵间,顾封树之未谐,每肺肝之如割……臣尝私自省度……处近位而求便假,必物议之有云,与其贪宠以抑情,孰若避贤而申志?是以辄由衷而露奏,冀解职以为藩。岂谓伏蒙尊号皇帝陛下念进退之非轻,欲公私之克济,曲颁纶诏,亲谕玉音,俾襄事之如期,即驰驺而暂往,感深存殁,荣耀缙绅,敢不砥节愈坚,挺身思奋!他人之惮行者,臣不惮,他人之难言者,臣必言,倘犬马之未先,誓靡捐而无避。

    韩琦在谢表中流露出了想辞去枢密副使,离开京城,并表达了自己为报仁宗知遇之恩,将行别人不敢行之事,方别人不敢言之言,为国尽忠尽职、不避嫌疑的意思。

    宋仁宗庆历五年正月,就在帝国政坛一片风雨飘摇之时,韩琦离开京城开封,暂假回乡得护亲葬。

    这也是韩琦自天圣五年踏入仕途后,第一次返回自己的故乡相州:“早从稚岁,二亲则亡,暨窃荣阶,诸兄继谢,比缘西事,久在兵间。”

    自天圣五年踏入仕途,除了母亲亡故有过三年丁忧之外,十七年来,一代名臣韩琦为大宋帝国披肝沥胆,尽忠王事,未曾有片刻闲暇去顾及先人和诸兄子侄的亡灵。“顾封树之未谐,每肺肝之如割”。一直到了今天,韩琦才得以亲祀祖茔,完成这桩为人之子的心愿。

    在这次迁葬时,韩琦亲自撰写了母亲《太夫人胡氏墓志铭》;《长兄德清尉墓志铭》;《二兄监簿以下墓志铭》;《三兄司封行状》;《五兄著作墓志铭》;《侄太常寺太祝直彦墓志铭》;《新妇贾氏墓志铭》,聊以慰籍诸亡灵。

    宋仁宗庆历五年二月二十三日,韩琦亲奉父亲韩国华、仁寿郡太夫人罗氏、生母太宁夫人胡氏,归厝于相州安阳县新安村,韩琦诸兄侄子等皆从葬,入土为安,韩琦并作《志石盖记》,详细记述了韩氏各人安葬的位置:

    琦始谋奉考妣归葬相州,不敢远祖茔而忘故里也。得释保聪,善地理学,遣侄公彦同往视焉,不旬日,得地于安阳县新安村之水冶为吉。乃作东西二茔,茔各三穴。西茔之壬,安皇考太师、皇妣仁寿郡太夫人、所生太宁郡太夫人;庚,安太师长子德清尉,子从葬;丙,安太师第三子司封、夫人寿春县君李氏,长女未笄而亡,从葬焉;东茔之庚,安太师第二子监簿、第四子孟州司法,司封之长子、监簿景融从葬焉;壬,安太师第五子著作;丙,安德清长子、太常寺太祝公彦妻贾氏。以庆历五年二月二十二日掩圹,诸茔各有铭志。今但述安神之次叙,刻于太师志石之盖,以永终古。

    子枢密副使、光禄大夫、右谏议大夫、上柱国琦谨记

    在这次迁葬中,惟一让韩琦遗憾的是,韩氏曾祖的墓茔虽然在韩氏家集中有记载,但直到此时,具体的位置还是没有找到。

    韩琦在相州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