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八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王拱辰居然真的以辞职向朝廷施压,这多少有点出乎仁宗皇帝的意料:王拱辰,这丫的不是跟范仲淹等人政见相同吗?怎么现在闹到了这种地步?而御史台一班官员也推波助澜,又倒腾出了滕宗谅曾经派兵为自己贩运茶叶的事儿,大有将官司进行到底之势,丫的现在可是新政实施的紧要关头啊,这样没完没了争斗下去,朕的新政还怎么实施?!

    不知当时的仁宗皇帝是出于怎样一种考虑,他最终将天平偏向了御史台。庆历四年二月,仁宗皇帝下诏,再贬知虢州滕宗谅知岳州,并派内侍给王拱辰传口谕,让王拱辰回御史台就职。宋仁宗对这位御史中丞除好言谕慰外,同时也提出了批评:“言事官忠于职守是正确的,但不能因为朝廷没有接受你的意见,便认为对你是故意刁难,动不动就以辞职来沽名钓誉。今后有什么该说的事情,还是要直言不讳地讲出来。”

    宋仁宗对御史台的让步,这意味着自新政大员执政以来,第一次在仁宗皇帝面前受到挫折,也意味着又一个新政失败的信号灯亮了起来。

    宋仁宗按下了王、范之争这只葫芦,那边却又浮起了韩琦、郑戬水洛城之争这只瓢。

    韩琦奏请仁宗罢去了郑戬的四路都部署,让郑戬知永兴军。郑戬失去了总理四路的权力,而朝廷又已下令水洛城停修,这件事本该到此了结,但固执的郑戬哪里能咽下这口气?对修筑水洛城一事死命抓着不肯罢手,郑戬一面上书仁宗,申明水洛城不可罢修的理由,一面命令刘沪继续动工,加紧筑城。

    事实上,在修筑水洛城是否有意义这个问题上,当初韩琦、范仲淹两人在陕西前线时,西北边将们对此就是持两种意见;范仲淹主张修,韩琦反对。现在郑戬又主张要修,边将刘沪支持郑戬,而知渭州尹洙和泾原副都部署狄青支持韩琦。如果把这件事做更深一步的说,这似乎还是当初主攻和主守两派之争的延续。

    韩琦回到京城,郑戬罢去四路都部署。尹洙、狄青相继上书朝廷,指出修水洛城有害无利。而郑戬认为尹、狄二人是倚仗韩琦给他们撑腰,因此也上书据理力争。软耳朵的仁宗皇帝,再次为了水洛城修与不修摇摆不定,只好派出盐铁副使鱼周询和宫苑使周惟德二人前去陕西,会同陕西都转运使程戡,实地考察修筑水洛城是对还是错。

    但,宋仁宗此举还是慢了半拍。

    就在京城特使鱼周询等人即将到达陕西、但尚未到达的时候,西北边将围绕水洛城一事已经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郑戬当初任四路都部署,命泾原都监许迁率领士兵支援筑城。郑戬罢去四路都部署后,四路各自为政,而泾原归尹洙管辖,不赞成筑城的尹洙立刻将许迁部士兵调回。而此时,董士廉已离开郑戬幕府回到了京城,尹洙便传檄刘沪,命他停止水洛城的修建,立刻返归本部。然而,当刘沪奉命撤离时,却受到了水洛城各部族强烈挽留,他们要求自备人力物力,继续修筑水洛城。刘沪觉得,现在水洛城已聚集了大批部族氏民,而继续修城又不用让朝廷再花任何费用,再者,停修水洛城违背氏族民意,只怕会因此引起骚乱,而修城又是当初四路都部署郑戬布署的,于是,刘沪便决定置尹洙的命令于不顾,日夜加快修城速度。

    此时,在渭州的尹洙不见刘沪回来,于是再次传檄命刘沪速回。但刘沪铁了心要把水洛城修完,竟再次对尹洙命令不予理睬。尹洙于是派瓦亭寨都监张忠前去接替刘沪,但没想到刘沪竟然拒绝张忠接替,尹洙大怒之下,立刻派狄青以巡边的名义将刘沪抓起来,并向朝廷发文,以董士廉违反军令当斩,请求将董士廉槛送回渭州。

    董士廉此人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