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宋仁宗庆历四年的新春,是在一场纷扬的大雪中来到的。

    这场纷扬的大雪,把京城开封变成了一片银白世界,似乎预示着帝国今年将会有一个好年景。但是眼下,因大雪封城,京城粮商乘机抬高粮价,帝国的仁宗皇帝却不得不下诏给有司,让他们拿出薪末,减价出售给因大雪围困而买不起度日柴薪的贫民。

    京城满眼雪白,洁净如银。从陕西回到京城的帝国枢密副使韩琦,此刻并没有意识到,就在这雪白洁净的背后,围绕陕西的一系列问题,新政大员们之间正酝酿着一场激荡的风暴。

    回到京城的韩琦,首先向仁宗皇帝举荐了国子监直讲石介,还有时任青州千乘县主簿的孙复。

    孙复,字明复,号富春,是北宋有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曾在泰山讲学8年,时人称之为“泰山先生”,其创办的“泰山书院”很有名,孙复也是老宰相李迪的侄女婿,石介、文颜博、及范仲淹儿子范纯仁都出自其门下。

    韩琦和石介的私交一直很好,当年韩琦初入仕途,石介已是当时名士,正所谓君子相惜。

    石介曾作《庆历圣德诗》讴歌新政大员,其无论在道德品性还是处世原则上,石介和韩琦、范仲淹、欧阳修之辈都是同气连枝。石介和欧阳修一样敢言,但却比欧阳修多了一分迂腐。当初石介一首《庆历圣德诗》,毫无顾忌地把新政大员们吹捧一番,却也因此给新政大员们凭空拉来了忌恨。因而,当时不仅范仲淹感叹石介“这鬼怪之辈迟早会坏事”,就连被石介一直视为“先生”的孙复,也不无忧虑地对他断言:你的祸事从此开始了。

    范仲淹和孙复都不幸而言中,后来被石介指为奸邪的夏辣,果然利用石介给富弼的一封信,对范仲淹、富弼进行了无中生有的陷害,就连石介本人,在他死后也差点被开棺验尸。

    韩琦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奏请仁宗皇帝撤消陕西四路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恢复逐路都部署。

    很难说韩琦这个举措和水洛城的修建没有关系,抑或是韩琦在政治上更加趋于成熟的表现:朝廷已经下诏停修水洛城,但陕西四路都部署郑戬却固执己见,一再上书仁宗,请求将水洛城修完。韩琦不想和郑戬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撤去了四路都部署,你郑戬自然不能再干涉水洛城的事。再者,现在西北局势趋稳,宋、夏基本上已无战事,四路都部署在军事上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的确没有再保留下去的必要。

    但,或许是仁宗皇帝有自己的某种考虑,平时对韩琦的建议多数采纳的宋仁宗,在撤销四路都部署一事上,却没有马上接受韩琦的建议,他只是把郑戬的职务作了一下调整,命郑戬知永兴军,却仍兼四路都部署。

    仁宗皇帝对郑戬的这个安排,又受到了欧阳修的反对。欧阳修在撤销四路都部署问题上,又一次成为了韩琦的坚定支持者。这位大嘴的谏官对仁宗皇帝说:

    “郑戬名义上是四路都部署,但四路却各有各的将官。再者,朝廷有令在先:凡大事情,郑戬无权专断,必须禀告朝廷。这样一来,假如边防将官有大事,就得先禀告给郑戬,郑戬再请示朝廷,朝廷做出决定了,再回复给郑戬,郑戬再下达给沿边将官,这样转来转去,只此一点,我们自己就足以把事情搞坏。既然大事情郑戬无权专断,小事情又不必让郑戬知道,那这个在中间只当传话筒,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