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但,仁宗皇帝欣慰的实在是太早了。

    元昊使臣送来的不是什么西夏仍然对宋称臣的表章,而是一纸通知大宋帝国他已正式登基、建立大夏帝国的正式国书!只不过出于礼节,在行文开始使用了较为委婉的措辞而已:

    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远祖思恭,当唐季率兵拯难,受封赐姓。祖继迁,心知兵要,手握乾符,大举义旗,悉降诸部。临河五郡,不旋踵而归;沿边七州,悉差肩而克。父德明,嗣奉世基,勉从朝命。真王之号,夙感于颁宣;尺寸之封,显蒙于割裂。臣偶以狂斐,制小蕃文字,改大汉衣冠。衣冠既就,文字既行,礼乐既张,器用既备,吐蕃、塔塔、张掖交河,莫不从伏。称王则不喜,朝帝则是从。辐辏屡期,山呼齐举。伏愿一垓之土地,建为万乘之邦家。于是再让靡遑,群集又迫,事不得已,显而行之。遂以十月十一日,郊坛备礼,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年号天授礼法延祚。伏望皇帝陛下,睿哲成人,宽慈及物,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

    制小蕃文字,改大汉衣冠……吐蕃、塔塔、张掖交河,莫不从伏?称王则不喜,朝帝则是从?伏愿一垓之土地,建为万乘之邦家,还改年号天授礼法延祚……?

    这哪里是还在对宋称臣?!

    哪里又能用礼数让他渐渐屈服?!

    真是岂有此理!元昊竟敢如此狂妄,分疆裂土,挑战大宋天子权威?!

    宋仁宗愤怒到了极点。

    愤怒到了极点的宋仁宗,对远在西北大漠的元昊一时无可奈何,但上折子说元昊还对宋称臣的知延州郭劝、兵马钤辖李渭却是攥在他的手里。这两个混蛋不察详情,居然让帝国天子蒙受如此羞辱,真是可杀!怒不可遏的宋仁宗一腔怒火全撒到郭、李两人头上,两个苦逼倒霉蛋立刻被宋仁宗解职。

    然而,与宋仁宗的愤怒相比,此时的帝国朝堂上却是一派轻敌、乐观情绪。几乎所有大臣都对元昊建国称帝呲之以鼻:元昊,小子耳!太不知天多高、地多厚了,以区区弹丸之地就想立国,还想和大宋帝国抗衡,这不螳臂挡车吗?出兵,应当出兵!应当尽快出兵!相信只要帝国大军一到,消灭元昊还不简直跟秋风扫落叶无异?到那时候,不怕他元昊小子不俯首称臣。

    很难说大宋帝国朝臣们的轻敌毫无理由:从军事上说,帝**队带甲百万、疆域万里;从经济上说,尽管帝国财政捉襟见肘,但瘦死的骆驼肯定要比马大,以西夏蛮荒之地,还是不能跟泱泱锦绣中华相比!因此,无论从哪方面,大宋帝国只需伸出一根手指轻轻一动,也足以将元昊挑个四脚朝天。

    似乎是大臣们的乐观给了仁宗皇帝以极大鼓舞。更重要的,是大宋帝国自太祖皇帝登基,东讨西杀,南征北战,降南唐、平北汉,多少回刀光剑影才挣下这万里江山,便是太宗、真宗二帝,也从未堕过大宋帝国的威名,到他这一代岂能将帝国疆土拱手送人,让元昊小子称王称帝,和自己平起平坐?!因此,仁宗皇帝从接到元昊国书那一刻起,就已经下定决心:决不许元昊建国称帝,为此不惜以武力解决!

    然而,宋仁宗却过于乐观了一点,他忽略了此时的大宋帝国已经是一个患了浮肿的病人,外表看着很胖,但内里却是虚的,尤其在军事方面,文可安邦,武才能定国,而此时的大宋帝国,“重文轻武”的国策,早已使得国家机器这座天平上文、武两端严重失衡,自太祖皇帝担心“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故事重演,“杯酒释兵权”之后,帝国所采取的一系列制抑武备政策,早已严重削弱了帝国的军事水平,而自真宗皇帝和辽国订立“澶渊之盟”后,数十年和平岁月,大宋军队早已失去当年一统天下的凛凛雄风,老一代久经战阵的良将凋零贻尽,大宋王朝在军事上实际已经成了一个纸老虎。更关键的一点,今天的仁宗皇帝和当年开国立业的太祖、太宗相比,胸中不仅缺少了先祖的文韬武略、浩浩雄风,甚至连他的父亲真宗皇帝的精明都不如,他凭什么跟祖先相比?

    与此相反,西夏尽管没有宋国这样的繁华地域,但元昊不仅文韬武略、果敢英明,而且西夏军队几十年东征西杀,从未停止过战争,可谓是久经沙场之师。如此种种,此消彼长,可以说,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还是各个方面,大宋帝国其实都不具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