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又怎能一个“忘”字消得?没人能知道,当仁宗皇帝朝夕间想起往事时,心中是怎样一种郁闷、寂寥、失落和愁怅?

    先皇后已经出宫,尚、扬二美人也没有了踪影,新立的曹皇后,给仁宗更多的感觉是顺从、温柔、宽容。虽然她已是大宋王朝名正言顺的后宫之主,但却完全没有郭皇后在后宫时的主人气势,或者说曹皇后不象郭皇后那样,时常给仁宗以“家”的感觉。

    更确切地说,曹皇后的宽容,让宋仁宗再也没有了于佳丽如云的环簇中,总想偷吃禁果的那种激情。

    似乎上苍有意要在感情上折磨这位多情皇帝,这一天,仁宗去后苑游玩,无意间看见了郭皇后昔日乘坐的犊车。犊车尚在,却是人去车空,宋仁宗睹物思人,不禁大是伤感,于是写了一首情意缠绵的《庆金枝》乐府词,派一小内侍送给了郭皇后。

    一个哀男,一个怨女,郭皇后接到仁宗词稿,和答一首,词中语句悲怆、幽然,俨然和当年汉武帝阿娇皇后《长门赋》有得一拚,这让心慈耳软的宋仁宗看后大为不忍,从此隔三差五,时不时遣内侍到郭皇后住的瑶华宫温言存问,直至后来派人要接郭皇后进宫偷偷会面。

    然而,仁宗皇帝忽略了郭皇后温柔背后的刚强个性,郭皇后回答仁宗:若想让我回宫,必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言外之意就是必须公开恢复她的皇后身份。

    郭皇后这个要求,让柔肠百结的仁宗为难:这个要求算咋回事儿?皇天后土,册封皇后乃是国家伦常大典,不是儿戏,哪有后宫里已经有了一个皇后,又再把先皇后迎回重当皇后的道理?除非再来一次废后之举,将曹皇后废掉,迎郭氏重回后宫。

    宋仁宗恢复不了郭皇后的身份,但念此及彼,却能恢复当初一力反对废后的范仲淹、孔道辅的身份,这多少也算是给自己心灵上找一点安慰吧。

    宋仁宗对郭皇后旧情复燃,这让当初一力怂恿废除郭皇后的内侍阎文应深感恐惧,虽然当初废后一事有吕夷简的参与,但以他一个后宫的内侍,其对帝国的价值、地位、份量、影响,是远远无法和首相吕夷简相比的,郭皇后不回宫便罢,一旦重主后宫,对吕夷简或许构不成什么太大威胁,但想捏死他,那和捏死一只蚂蚁没什么区别,到那时候,只要郭皇后枕头风一吹,软耳朵的宋仁宗还不言听计从,来个秋后算账?

    阎文应心思惶惶,日夜不安。然而上天似乎并不佑郭皇后,就在仁宗皇帝对她日渐情浓的时候,郭氏偶染一场小疾,事情由此发生了逆转。

    很难说是仁宗皇帝太过相信阎文应,抑或是一时考虑不周,认为这些事情就该阎文应去办,而忽略了阎文应和郭皇后之间的芥蒂。郭氏患病,仁宗皇帝竟然派阎文应负责,和太医一起为郭氏诊治。于是,仅仅几天后,郭氏一场小病变成大病,最终香消玉殒,一命归西。

    郭皇后死了。

    尽管其身份是已废的皇后,但毕竟当过皇后,不同于一般人,而且,当初在郭氏被废一事上,朝廷本就掀起过一场风波,谁都知道废后是阎文应一手造成,一干不赞成废后的官员们本就憋着一肚子怨气,现在郭氏突然不明不白的死了,而且又是在阎文应带人为她治病之后死的,这其中岂能没有内幕?说不定就是阎文应在药里下了毒,杀害了郭皇后。郭后之死,他阎文应实在难辞其咎。而且仁宗皇帝现在已经宽恕了当初一力反对废后,并被赶出京城的范仲淹、孔道辅们,这一切都预示着风向转了,当初受了气的官员们,岂会不借此机会出了这一口恶气?于是,阎文应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时任右正言、直集贤院、天圣五年和韩琦同科的一甲第一名进士王尧臣,上书请审刑当时为郭皇后治病的太医,以查明郭氏死亡真相。

    然而,不知是帝国首相吕夷简想保护阎文应,不想让此事再搅闹出什么风波,因而把王尧臣送到中书的奏书压下来?还是仁宗皇帝权衡再三,觉得斯人已去,而在即将举行南郊祭祀天地大典之际,犯不着为已死的人再惩治活着的人,何况阎文应当初所为也是为了自己,因而,王尧臣这封慷慨激昂的奏书递上去之后,一如泥牛入海,沓无了音信。

    如果阎文应这丫的能有自知之明,在这个非常时刻有所收敛,夹起尾巴做人,他或许还不至于自走绝路。然而郭氏已死,仗着仁宗皇帝宠信恣横贯了的阎文应,少了后顾之忧之后,又见仁宗皇帝没有什么责怪自己的意思,便立刻又恢复了他颐指气使的秉性,居然在庄严的南郊大典上,在太庙庄严之地肆无忌惮地大声喝斥他人。

    不作死,就不会死,阎文应的好运至此走到了尽头。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