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因。这些精英可是他一手选出来的“天子门生”。而后来的历史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天圣五年录取的这些天子门生,在此后大宋王朝不同历史时期,大部分人都担任过朝廷重要职务,而第一名王尧臣;第二名韩琦;还有赵概、包拯等人,先后都进入了中央政府中枢,这在北宋王朝历史上的确是罕见的。

    很难说清,当17岁的仁宗皇帝御笔亲点这些精英们名字时,心中是否想着该怎样安排这些人的未来,但当朝堂上第一甲进士唱名未终,太史官恰于此时奏报太阳下出现了五色云彩,这种上天巧合的天象变化,却不能不在仁宗皇帝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五色祥云意味着什么?那是帝国的祥瑞,不,是自己第一次单独钦点的这些精英们,带给他这个“天子”的祥瑞。

    将腐朽历史化为神奇,这个权力自古就掌握在后世文人墨客手里,天圣五年荣登甲科的精英们,尽管在此后北宋王朝各个历史时期曾官居显要,成为当时风云人物,但他们之中除一个包拯,这位被后世文人和老百姓寄托了太多感性色彩的“龙图大人”名传千古之外,其他人,包括韩琦,在中国漫长历史长河中,却都无法逃脱只能成为匆匆过客的命运,尽管历史赋予韩琦的50年仕途生涯曾经有过耀目的眩丽、峥嵘。

    天圣五年,韩琦、韩璩兄弟同登进士(韩璩后官至著作佐郎),高中一甲第二名的韩琦,被朝廷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

    天圣六年,踏入仕途的韩琦和妻子崔氏奉母亲胡氏赴山东上任,相州韩氏一门开始了走向仕途顶峰的历程。

    有关韩琦妻子崔氏,在手边现有史料中,无论是元脱脱编撰的《宋史韩琦传》;还是宋王偁的《东都事略韩琦传》;乃至韩琦侄女婿、担任过宋帝国门下侍郎的李清臣撰写的《韩忠献公琦行状》;及宋佚名正谊堂本《韩魏公家传》;宋王岩叟《韩魏公别录》;清扬希闵《韩忠献公年谱》,和跟随韩琦多年的幕僚强至所撰《韩魏公遗事》中,都没有韩琦何时成家的记载,惟据韩琦自己撰写的《录夫人崔氏事迹与崔殿丞请为行状》一文,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一下韩琦成家立室的年代。

    韩琦在这篇文字中推赞崔氏:“年二十一而归于韩氏,逮事琦所生秦国太夫人胡氏,能尽妇道,秦国寝疾,躬侍汤剂,夙夜不懈,及其亡也,号慕以奉几筵……”

    按韩琦生母胡氏,天圣六年随韩琦赴淄州任上,天圣八年胡氏亡故,而崔氏能“躬侍汤剂,夙夜不懈”,当可推测韩琦娶崔氏大约在他中进士及至赴山东上任之前这段时间(只是推测哦,要允许失误的),如果真是如此,那韩琦可真的是将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人生两大喜事,一时间集于了一身。之所以作敢如此推测,还援之于另外一个依据,那就是韩琦为岳父崔立撰写的墓志铭,及《侄太常寺祝直彦墓志铭》。

    韩琦侄子韩直彦的妻子,是韩琦妻兄崔勉的女儿,两家是亲上搭亲,而崔勉、韩琦,都是天圣五年的同科进士,当然不能排除崔勉这人在同年中优中选优、上演一出崔勉嫁妹的喜剧(只是推测哦,要允许失误的)。

    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当通判淄州的韩琦奉母亲胡氏赴山东上任的时候,日后注定和韩琦结下不解之缘的一代名臣范仲淹,也在这一年奉调进京,担任秘阁校理。

    两年后,公元1030年,宋仁宗天圣八年,尽管韩琦和妻子对母亲“晨昏侍膳羞、奉颜色、孝养无违”;胡氏旧疾复发后,韩琦又“日讨方书,治汤剂,躬自杵药,事必躬亲”,但耗尽了心血的胡氏还是没能在儿子、儿媳尽心侍奉下益寿延年。

    公元1030年5月9日,就在韩琦淄州任职届满,即将依例迁转时,胡氏于山东淄州病逝,享年63岁。韩琦依朝廷惯例,为母亲守孝3年,丁忧去职,投奔在濠州为官的三兄韩琚。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历史上一代文学大家、大宋帝国未来政坛上和韩琦志同道合的欧阳修进士及第,踏入了风云变幻的大宋帝国仕途。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