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街村印象游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南街村——“红色部落”、“红色亿元村”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关于它曾听到很多种说法10月3日,在这个细雨送凉的天气,我有兴随朋友的旅游团,走进了南街村,它给我的却是这样的印象——

    一

    它是一个依然悬挂毛主席像的地方;

    它是一个有人站岗的地方;

    它是一个非常干净,幽静的地方;

    他是一个非常注意生态环保的地方。

    客车驶入南街村,双脚接触地面的一瞬,映入眼帘的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大副头像,他们是如此的熟悉而又陌生,惶如隔世。抬头之间看到的是这样几句话:“傻瓜种傻瓜,田里长傻瓜,唯有这傻瓜,才得救中华。”仔细看看,他写在一所学校的山墙上,难道是教学理念,品了品,却无法理解其中深刻含义,后来才知道,那是在倡导一种傻子精神。回转头来,正迎上毛主席他老人家,亭台上,他正亲切的向我们这一群来客挥手呢!岗上穿着雨衣的两个警卫兵纹丝不动的站在那里,没有因为下雨有丝毫的怠懈,它使我一下就想起了天安门广场的警卫兵,那些让人敬佩的警卫兵!环顾四周,到处一片幽静,包括那不远处的松树,水沙树,还有不知名的花草,都静悄悄的,而地上是如此干净,竟没有一点垃圾和污痕。遥望远方,楼房都不怎么高,清一色的格调,非常简洁一致,而路上却稀有行人,这是我到南街村前十分钟的印象。

    二

    这里人们还可以象吃大锅饭那样按份领东西;

    这里人工资都很低;

    这里人穿的都很朴素;

    这里的人们都很知足。

    细雨中,我随大家的步伐感受南街村的点点滴滴,到处可见的毛主席语录和一些标语,以及房屋的建筑格式,使人恍惚中有一种又回到红色年代的感觉,走了很远,终于遇到一个手里提着压面条闲散地走在路上的老人,于是,大家赶紧上去问这问那,首先大家提到的是最敏感的工资。老人是个非常热心的人,他自我介绍说自己八十多了,是南街村的退休职工。他说,工资也就二百多,因为这里几乎都不用不着钱呀!你看,结婚住房家具都是公家给配的,服装鞋子等也都是公家发的,看病免费,孩子上学免费。老人还说:连他手中的面条都是领的。我赶紧问,那菜呢?老人家说,菜大家口味不同,自己买。作为一个女人,我最敏感的是服装,一个女人如果不喜欢总穿工作服,想自己买衣服,两百多好象有些少也,老人家却拽着自己身上的衣服说,这衣服很好的吗,又好看又耐穿,为什么要买?过后走进南街村超市,商店以及碰到一个高中生时,他们穿着都是那样朴素,我又问了好几遍关于服装的事,他们就象统一了口径似的,竟众口一词:我们提倡朴素;这衣服很好呀!甚至还有一个这样告诉我,俺们本来就是农民,能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我很遗憾我没问,他们外出旅游则怎么办?女人的化妆品怎么办?

    三

    他是一个智者,也是一个哲思者;

    他是一个有敏锐经济头脑的农民,也是一个善于管理又非常崇尚军事化管理的班长;如果真象南街村民说的那样,他几乎有点象佛的在世了。

    和南街村人聊天,他们好象不怎么称王宏斌为村长,他们更喜欢借用军队的称呼称他们的领头雁为班长,当然偶尔也有称总经理的。其实,走进南街村,不用问就可以感觉到浓浓的军事化味道,那雨地里挺立的警卫兵,那统一化的房屋结构住房配备,那统一化的服饰统一化的作息时间,以及那上班下班时准时响起的军号,正是借用了军队的一套管理化模式,所不同的是,一个最终是国防,另一个最终是发展经济,兴旺南街村。如果只是把它用在统一思想,统一劳动,统一吃住,好管理上,就不会有今天的南街村。而王宏斌敏锐的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