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父亲的年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还,上天扬好事,下界保平安”真个又是年下了(河南方言,春节又到的意思),象往年一样,李奶奶见人又开始数落她的顺口溜和吉祥话,于是,我又想起那年老父亲念念有词的年谣:二十三酒宴办,二十四儿子媳妇进门子,二十五赶集买菜不耽误,二十六割些肉,二十七炸东西,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包饺子来炖大肉,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一,孩子们撅着尾巴来作揖

    就象老父亲数落的,那一年,我腊月二十四嫁进张家并在家过年。在乡下过年,年味是相当浓的。自从爱人和我走进家门,就发现老父亲不停的忙着,有人的时候就和人应酬,应酬时人就笑成了弥陀佛;没人时便一会收拾收拾这,一会摸摸那,一趟趟的买炮买春联,割肉买青菜,乐颠颠的象个老小孩,嘴里就不停的念叨着:“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炸东西,二十八蒸枣花”那个段子,象唱歌似的,爱人说,过年时,家乡的老人都习惯念叨年谣,当然,那年的老父亲有所不同,他念叨的是他自己编的年谣,而且,脸上比往年更多了些年的欢乐和喜庆。

    果然二十七开始炸东西,可能是心情好,也可能是我们在的原因,那年,多年都不曾碰过灶台的老父亲却执意要亲自下橱,他不但从择菜洗菜到剁馅拌面都要亲自监督,而且,自始至终他都自己烧火,不让旁人插手。我和爱人要帮忙,老父亲说什么也不让,却让我们站在锅前看。站在锅前看?这一看还真长了不少见识。哗!乡下过年还真叫过年,炸的东西可真不少,除了鸡鸭鱼肉外,炸的更多的要数丸子啦,有绿豆丸子,萝卜丸子,菜丸子,藕丸子,肉丸子,还有焦酥纯面丸子和杂面丸子。眼看着一个个很大的荆条篮子在一次次呼啦呼啦声中慢慢鼓成了小山,便有一种喜悦溢满心头,那种喜悦犹如青稞变成了粮,粮食堆满了仓,使人觉得满眼都是丰收,其实,年节原本就是为庆祝丰收的,而且,在庆祝的同时,人们早已把美好的愿望也融了进去。这天,炸了那么多东西,锅里的油却不见少,甚至还更多了些,这可是个吉祥的好兆头,它使大家欣喜不已,当然,最高兴的要数老父亲了,老人家什么也没说,只一个劲说着好好好!双眼里充满着喜悦的亮光。(注*:在我们这里民俗中,过年炸东西油越炸越多,那是越过越有的征兆,同样,蒸馍蒸的宣也是越过越宣的征兆。)

    而二十八蒸枣花,在老父亲的指挥下,千姿百态的馍花枣花更是新春的另一种写照。那枣山象镶满红宝石的宝塔呈现着新春的祥瑞;那双桃馍花红花绿叶鲜艳脆嫩,则呈现着春节的吉庆;那双鱼、鸳鸯、龙凤馍花更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呈现着大年的喧闹;那小兔、双喜鹊馍花灵巧精致,正好映衬着大年的喜气洋洋;而蒸出来的一个个姿态各异的小狗馍花,则寓意着狗年的美好愿望和祝福。当然它们也反映着豫东苑丘民间过年的习俗和浓厚的文化艺术色彩。我生活过很多地方,却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花样翻新赋予生命力的枣花和馍花,我们把它们盛满馍“布囤”并各自摆满堂屋里的一个个盘子,它们就象一个个吉祥的祝福,让我们心中充满祥和与喜悦,我用手摁摁,哗!好宣(方言,面发的很好。)我明白,那可是又一个吉祥的征兆哟!

    二十九包饺子来炖大肉,那天自然也是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