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汤泉心灵的后花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满怀情痴?他曾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而赞叹: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此言既出,即成点评王摩诘诗画之公论。我试由此言反观东坡先生的内心。东坡先生实是与摩诘心有灵犀,他们都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来去,摆脱了完全媚俗或完全脱俗的深刻痛苦的人“济天下”与“纵情山水”当拿则拿起;当放则放之。是什么给了他这样的超凡脱俗的开阔胸怀呢?从内在来讲,是一种人格的自我提升;从外在来说,则不可不叹服他实在是一个大自然的忠臣孝子,是天地精魂的融合者。他从天地山水间吸取灵气,在人情冷暖中放怀高歌,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半天下”不仅没有被打倒,反以其达观和智慧,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升沉之间,留下了2700余首诗,300多首词,800多通书信,4200多篇散文;他的书、画皆为有宋一朝高居峰顶的大作。他是一个奇迹。“多情总被无情恼”的东坡先生和“最相思”的王维老人在情感方面应该也有诸多可交汇融合地方的。相思林子里,我看到了王维与东坡先生各执一壶,你笑我傻,我笑你痴;且笑且饮,且饮且笑。

    过了相思树林子,是一条小径。这条小径,我想当年应该更小些,也许也就是卧在青草灌木中的一线。小径与汤泉之间有一条小流,一座小石桥很古朴地横在上面。小桥小而坚固。据说当年佛印来访,东坡先生坐桥上与他饮酒谈诗时,见河岸上一狗在啃骨头,因大笑一指。佛印一看,即将手中东坡题诗之扇抛于水中,亦大笑。两人无语中已是打了个哑迷,斗了机锋,成一妙对“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漂东坡诗(尸)”(注)岁月去无痕,九百年光阴逝去,智者容颜已无处可觅,而笑声犹散落于杂草乱木之中,风扬水起之时,勾我情思。

    先生终于到了泉眼所在之处。和陶归园田居序曰:“三月四日游白水山佛迹岩,沐浴于汤泉。唏发于悬瀑之下,浩歌而归。”我仿佛看到东坡先生在热汤氤氲中沐浴之后,又于佛迹仙踪之旁,散开长发,任其与一水长流。一时间,白瀑青瀑相间,人与瀑两相融合,再也分不清哪是人,哪是瀑。东坡先生于九龙瀑布之下感受到了天人合一的美妙,物我两忘。然后一路高歌而归。如此乐态,又何从看得出一个贬谪之官的颓丧!

    满目新鲜之绿,仙雾缭绕之汤,九龙盘旋之瀑,自然可以“一洗胸中九云梦”自然可以“出山不浊”寄情山水,忘情山水,是东坡先生豁达心胸的手段。他的一生,历经艰辛,却依然开朗、乐观、豁达,至中年体衰犹自高唱气壮山河之“大江东去”还胸怀“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之凌云壮志。胸襟之开阔,真令人击案叹止。这,实与此分割不开。汤泉,是他诸多的洗涤尘俗丑恶,修炼心灵,品味人生的后花园之一。

    归家之后,再次于记忆中翻阅汤泉的山水,我看到东坡先生散发斜簪,坦胸露怀,拄一藜杖悠悠然而乐于其间。山水本无情,因人喜怒之。汤泉有幸,东坡先生一谪,让它也刻录在了青青的史册。汤泉的山水,也因之而着上了生命的绿,因之而苍劲有力,搏动有声。司马迁遭宫,史记留香;东坡先生被贬,诗文铸颠峰,踪迹所至,山水立刻有了情意。故曰:历史是财富,幸与不幸之间,本也就只差一线。在此一线之间潇洒来去者,是心智成熟之人。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汤泉一游,就是再读东坡先生一回,先生之浩然正气,虽不见而折我心魂;先生之风,真千年仍快哉我心!

    注:此故事多云发生于东坡贬黄州与佛印游长江时。

    2004年8月27-30日汤泉笔会有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