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诏灭了张献忠以后,缴获了大量的钱财和粮食,由于曹文诏所部皆是骑兵,押运这么多粮食返回着实有些不便,正好这两年江浙一带也开始出现灾情,于是曹文诏便在返回的途中沿路放粮,救济灾民。
对曹文诏此举李景大为赞赏,认为曹文诏考虑问题深远,实不负名将之名。
李景很清楚曹文诏这么做的目的何在,这可不光是赈济灾民这么简单。
如果只是为了赈济灾民,恐怕倒给曹文诏钱他都不会干,曹文诏的真实目的其实是收买人心,为李景收买人心。
虽然连皇上都要卖李景三分面子,但是李景的名字在大明并不响亮,可能都比不过流寇的首脑有名。
知道李景的人基本上都在山西和河南这两个省,要是再具体一点的话,应该是山西的平阳府和大同再加上陵川,在河南则是开封府,彰德府和河南府。
出了这两个省,恐怕没人知道李景是老几。
而曹文诏不同,曹文诏转战西北中原各地,屡破流寇,大名早已传遍大江南北,尤其在斩杀了张献忠以后,曹文诏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十个李景怕也比不过曹文诏的名头响亮。
现在曹文诏在江浙一带救济灾民,以后只要站出来告诉这些地方的人,李景是我的老大,我是奉老大的命令干的这件事,老百姓马上就会拥护李景,这样宣传其实比李景亲自出面还要有效的多。
这就是为什么李景说曹文诏是名将的原因。
真正的名将考虑的并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东西,他们更多考虑的是战略方面的。
比如说霍去病,霍去病只率千余骑就敢直驱单于王庭,那一仗就是从战略层面考虑的,只此一仗,便令匈奴心胆俱寒,再也不敢正撄大汉铁骑之锋。
霍去病的做法是典型的以战术手段达到战略目的。
曹文诏的做法则是典型的以政治手段达到战略目的。
两人的做法不一样,但是目的是一样的。
因此两人都无愧于名将之名。
听闻曹文诏回来,李景急忙起身迎了出去。
见李景亲迎出来,曹文诏急忙躬身行礼。
李景伸手把住曹文诏的双臂,将曹文诏扶起,然后大笑道:“哈哈哈,文诏兄,洪承畴夸你世之良将,天下无双,果然名下无虚。”
曹文诏微笑道:“若无大帅事先布局,文诏哪里能建此奇功?”
李景摇摇头笑道:“我说的可不是文诏兄灭张献忠的事,张献忠如何能跟文诏兄相提并论?全歼他算得了什么奇功?我说的是你此后赈灾之举。”
曹文诏笑道:“文诏追随大帅也有几年了,若是不了解大帅的心思,那不是辜负了大帅的厚爱了么?”
李景用力照曹文诏胸前捶了一拳,然后笑道:“你就不用给我脸上贴金了,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不过我眼下可没有什么拿出手的东西奖赏你,只能请你喝酒。前儿个慎行又给我弄了几坛好酒,今天你回来,咱哥俩干他一坛。”
“哈哈哈,能得大帅请客喝酒,那可比什么奖赏都强。不过你只请我喝一坛,可未免有些小家子气。”曹文诏大笑道。
“那行,今天咱俩不醉无归。”李景微笑道。
曹文诏闻言笑道:“还是算了吧,大帅要是喝醉了,文诏怕是要挨骂了。”
李景摆摆手,笑道:“无妨,难得喝醉一回,就当给我放一天假,休息一下。”
曹文诏闻听,心中不由一酸,把着李景的手臂道:“大帅,您可要保重身体啊!咱们大明就指着大帅您了。”
轻轻拍了拍曹文诏的手背,李景微笑道:“光靠我一人可不行,主要还是靠大家。”
说着,李景忽然轻拍一下额头,然后笑道:“我可真是糊涂了,居然在门口跟文诏兄说了半天,失礼,失礼,来,快请进!”
曹文诏心中一暖,急忙伸手道:“大帅请!”
李景笑了笑携着曹文诏的手一起回到书房。
在书房坐定,曹文诏从怀中取出一个账簿递给李景道:“大帅,这是这次从张献忠那里缴获的清单,大帅请过目。”
李景接过,随手打开看了一眼,猛然一惊道:“这么多?”
曹文诏点点头,露出一脸佩服的表情:“张献忠这个狗日的真他妈能抢,光现银就抢了四十七万两,当时清点账目的时候,我还以为下面的人写错了呢。后来仔细一问才知道,这点银子根本算不了什么,要是把他抢的珠宝折算成银子,至少能有一百万两。”
李景叹了口气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让你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