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奕之一听到面前之人报上姓名,就想起来他的名号。
赵无咎在江湖中的称号,是无回剑,一往无前,有去无回,出鞘见血,无血不归。
晋国这十几年来征战不休,其中勇武之士层出不穷,赵无咎能够从中杀出一条血路,被称为晋国第一剑客,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但从他的名号上,便可想象出他的剑势。
可他成名不过三载,如今已近而立之年,孙奕之却不过二十出头,更让人无语的是,剑法最为卓绝的赵青青,如今才不过十七。
剑术一道,重在悟性,内力需要时间固本培元,故而年纪越大的,功力越深厚。可这剑术若是年轻时不得其门,罕有得见大器晚成者。更何况,领悟越早,日后修炼的时间越多,便更有可能突破极限,对于剑道中人而言,这个悟字,比多少勤修苦练更为重要。
赵无咎上门讨教,自然不会是来跟他讨论孔门礼道,孙奕之只听他报上名来,便知今日是非动手不可了。只是他先前在吴国受伤未愈,几番长途奔驰,如今的身体正处于恢复期,若非这几日与扁鹊同行,得他相助,配了几服药调理了一番,今日还真是不便应战。
赵无咎却毫不客气地说道:“久仰孙将军剑术之名,去年姑苏试剑大会未能得见将军剑法,无咎一直心怀遗憾,既然今日有缘再见,还望将军不吝赐教!”
孙奕之心中暗叹一声,自住进赵府,这两日都不得见青青一面,还总有这些人上门来试探,这位虽说得直接,可那态度也如他名号一般,根本不容人拒绝,若是别人,他不理会也就罢了,偏偏这是青青的娘家,这些人都是她的堂兄弟,他也只能点头说道:“承蒙无咎兄夸奖,奕之愧不敢当赐教二字,若要比剑,奕之愿与无咎兄切磋一二,点到即止,如何?”
赵无咎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冷笑道:“刀剑无眼,若想更进一步,必尽全力,恕无咎不知何为点到即止,还请将军莫要留手,无咎方能得见孙家剑法的厉害,请!——”
他如此强硬地拒绝,孙奕之也只得跟着他走出正厅,外面的院子并不算大,好在开阔平整,并无多余的花木山石造型碍事,倒真像是个练武场一般,足够他们二人过招。
这两人一动手,便吸引了不少赵氏子弟过来观战,就连扁鹊也放下手中正在研究的《神农药经》,到门外观战。
两人方一站定,赵无咎便已拔剑出鞘,一剑如虹,朝着孙奕之直刺过来。
孙奕之如今并未佩剑,带着的却是孙武留给青青的那把残刀。刀虽生锈缺口,却跟随孙武多年,血气十足,青青连着这把刀和里面藏着的兵书鱼肠剑一起交给了他,他便一直随身携带,从不离身。
只是他看赵无咎的剑也非寻常铁剑,寒芒刺骨,剑风凛然,显然是把难得的宝剑,若是硬碰硬地接下,只怕自己的刀又要缺口,转念之间,他身形一闪,脚下犹若行云流水般,向一旁一滑,可手中的短刀,却斜斜地削了过去,目标并非赵无咎的剑,而是那只执剑之手。
他的刀迎着剑锋而上,后发先至,若是赵无咎不肯撤手或变招,就等于将自己的手腕送到他的刀刃上,饶是赵无咎这等有去无回的狠人,到了这一刻,也不得不撤回剑势,让这原本蓄势如虹的一剑全然落到了空处,满腔热血被生生逼了回去,憋得喉头发甜,险些被自己的内劲反震受伤。
孙奕之却并未乘胜追击,而是刀光一闪,从容地后退了一步,避开赵无咎的剑锋,淡然笑道:“多谢承让!”
出手一招,便高下立见,赵无咎恨得咬牙切齿,不假思索地反手一翻,挽了个剑花,倏地连着数剑刺出,剑光闪烁之中,隐隐可见五点剑锋,却不知孰真孰假,将孙奕之整个身形都笼罩其中,像是随时要将他身上刺出五个血窟窿来。
扁鹊不禁皱起眉来,明眼人都能看出,孙奕之方才那一刀已是手下留情,可这赵无咎竟如无赖一般,不依不饶地,难不成非要见血才能罢手?若是别人,他也懒得管,偏偏孙奕之和青青与他有赠书之恩,总不能眼见他们在此因如此无聊之事而受到赵氏为难。
想到此处,他便轻咳了一声,不紧不慢地说道:“奕之,你身上的伤还未好,若是再迸裂开了,青青又要找我的麻烦,还是收手吧!”
他的声音并不大,可在场的赵氏子弟都是人精儿,一听到“青青”二字,心中俱是一凛。
家主在昏迷之前再三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