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这种急功近利也让你变得越来越懒惰,不愿意花很长时间去做某一件事,所以市面上各种“强化班”“冲刺班”“速成班”“快速提高”等各种学习培训与教材会越来越火,但这只是贩卖幻觉而已,你会在这条功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窄。事实上没有哪一种学习是速成的,没有哪一样收获不需要长久的付出。
最后,因为不爱实践,过分依赖于他人告诉自己这个有没有用,那个有没有用,你会变得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比什么都重要,它能够帮助你看清事物的本质,拥有自己的想法,你才不会被他人忽悠,才不会人云亦云。当你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对人对事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时,就不会因为外界的传媒导向而患得患失,失去自己,它是一个人在世上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持。
蔡康永说:“爱情、光荣、正义、尊严、文明,这些一再在灰暗时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对很多人来讲’没有用‘,我却坚持相信这才都是人生的珍宝,才禁得起反复追求。”对这句话我深表认同,也坚信人生并不是单单拿来用的,许多我们以为没用的东西却是美好的珍宝。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再问,这有什么用?那有什么用?问之前自己去实践一番,到底于你有用没用你才能知晓。只有愿意不停尝试的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充满活力,别样精彩与丰富。
没得选择和选择困难
我没得选择,我是被逼的
我有一个女友人长得漂亮又收入颇丰,前段时间遭遇男友劈腿,失恋了,很痛苦。更令她气愤的是前男友找了一个长相、身材、工作等各方面看起来都不如她的姑娘。虽然她和前男友已经老死不相往来,断绝了关系,但是她却是余恨绵绵无绝期啊。每次打电话或者约会她总是要和我哭诉,痛骂负心汉,还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为什么离开我啊?我哪里不好啊?我做错什么了吗?那个女人有什么好的呀?因为知道失恋的人很痛苦,所以每次我都很有耐心地安慰她,陪伴她,和她一起分析前因后果。
后来我发现,经常是我还没分析原因,她自己就先抢白了,在那边自问自答,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往往这次安慰结束之后,下一次又跟复读机一样循环播放,把他们交往过程中的大小事情又从头讲一遍,一会自责,一会怨恨对方,她自己一次又一次充当悲剧女主角。我发现自己的安慰不仅于事无补,她还越来越悲苦,我拥有这么强大正能量的人也感身心疲惫。后来,看到她的来电,我感觉就跟鬼来电一样,一点都不想再接她的电话。最近一次约会,我又听复读机重播悲剧故事,忍不住咆哮:“你到底要干什么?一直当受害者,有意思吗?你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再来找我吧!我不会再浪费时间安慰你了!”
她怔住了,然后非常委屈:“什么叫我想要什么啊,我是被逼的,完全被动的。我真的没得选择,你以为我想这样吗?”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受害者思维?我们很容易陷入这样的思维之中,觉得自己没得选择,无法做决定,一切都是被逼的,我们的境遇是无法由自己做主的。一旦被这样的思维捆绑,你就变得盲目,根本看不清自身处境,在同一个问题上不停兜圈子,重复痛苦,无法决断。我承认我经常就有这种“受害者”情结。
有一段时间为了攒钱去西藏,我执行了一个“开源节流”的计划。“节流”当然是省钱,“开源”则是找一份兼职。我把想找兼职的想法告诉自己一个朋友,恰好他的朋友办了一个幼教中心,正需要老师。通过面试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我正式成为幼教中心的思维数学老师。每个周末,我都要赶场子一样去给孩子们上课,这家上完匆匆赶去下一家,连喝水、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工作很辛苦。
那一年冬天非常寒冷,上完一节课后,我在公交车站等车,赶去另一个区给另一个孩子上课,可是我站在冷风中等了半个小时都等不到那辆公交车,我全身冻得僵硬,男孩的母亲又打电话过来催促,我感到非常地绝望。于是哭了,为什么我要去上课?为什么我要遭受这样的痛苦?我真是没有办法,我是被逼的。因为这一次的遭遇我开始不愿意去上课,每次上课之前都很痛苦,纠结,苦苦挣扎一番。有一天去上课的路上遇到大雨,我这种受害者情绪又开始翻涌。为什么我这么悲催,我没得选择,开始怨恨起这份工作。我站在路边便利店的屋檐下,开始思考:你是为了去西藏而选择这份工作的。如果你不想,随时可以放弃。你并不是没得选择,被逼无奈。一切都有选择,除了生死。想通这一点后,我开始心平气和地去上课。
有的人会抱怨,我是个房奴,我每个月要还房贷,没有办法。其实,当他实在不愿意背负房贷的时候,可以选择放弃房子;有的人抱怨,我讨厌这个工作,但是我没办法,还要继续做,其实当他真的厌恶这份工作到无法忍受时,他可以停下来;有的人会抱怨没有钱的父母,你看我多苦,多惨啊,都是因为我没有出生在有钱人的家里,这看起来是个没法选择的事实,但是你依然可以选择,选择看待这件事情的态度,是选择负面的态度:我家里穷,所以我只能这样自暴自弃,继续受穷,还是选择正面的态度:因为我家里穷,所以我更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好好奋斗,我的父母养育我不容易,所以我更要对他们感恩,努力成为他们的骄傲?
其实,你一直都有选择,你选择工作,选择伴侣,选择自己要过的人生。人生每一刻都可以选择,你就是自己人生大船的掌舵者,你随时都可以出发,随时可以转向,随时可以回港,随时可以停泊,一切都听凭你的选择。
我们并不是没得选择,而是每一刻都可以选择,但是我们却故意不做选择,用“没得选择”作为自己不选择的借口。任何人的内心都害怕做选择,因为选择意味着另一种放弃。你做选择的时候伴随着放弃某个人,放弃某种欲望,或者放弃某件工作或者某种舒适的环境,总之是与自身原本熟悉适应的东西分离,同时要开启全新未知的一种生活。分离会造成痛苦,未知会造成恐惧,没有人喜欢痛苦和恐惧,为了不与痛苦和恐惧正面交锋,人们逃避选择。世界上有这样一类人,因为害怕痛苦,害怕承担责任,所以逃避选择,以为不做选择问题就会自行消失,可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不勇敢地做出选择,问题就一直存在,永远不会消失。不早做选择,问题就不能早一点解决,如果一直拖延下去,直到后来不得不做选择的时候,后果往往很惨重。
我们喜欢用“没得选择”这个受害者角色包装自己,还因为我们一旦做出选择,就必须为选择负责。不选择,就可以不必负责。为了逃避责任,我们宁愿习惯于安全地受苦受困,也不愿冒险地做出选择。选择需要勇气,选择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与独立有关。不敢做出选择的人,是害怕自己承担不起做出选择之后的后果,其实就是无法承担自我的责任。另一种不敢自己做出选择而把选择权交由别人的人,一是因为自己懒惰,懒得去做选择;二是一旦将来有什么不好的后果,他就可以说,反正不是我自己选的,是别人帮我选的,可以怪罪到别人身上,推脱自己的责任。
我选择我痛苦
与那些“没得选择”的人相反的是另一些面对选择却有“选择困难”的人。
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