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初战告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师徒二人又绕着古玩城转了一圈,经过之前老孙头的一番指点,呈现在王非凡眼前的俨然是另外一副光景,要说第一次是走马观花,这一次却有了更多的新发现。

    ”师父,你说有没有办法在逛摊的时候直接筛选掉那些卖假货的?我发现那些卖假货的摊子上好像基本都是假货,根本不用再去浪费时间去挑货。“

    ”不错,那些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劣质假货的摊位基本上不用再细看,这一行卖真货的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销售圈,所以根本不屑去卖假货,而卖假货的则因为有过得逞的经历反而会继续卖假货。

    另外还有一种摊位上放着几件大开门的便宜货专门钓鱼的,你上去问他有没有好货,他就把一些高仿拿出来卖给你,这对于一些刚入门眼力不足、还没有太多经验的新手来说防不胜防!

    还有那种以为到农村的老农手里收货就肯定没问题的,却不知道这是有些商人故意跟老农合伙埋的地雷,就等你来上钩!

    更有处心积虑到事先把假货埋好,你从旁边过的时候刚好就挖出来了,让你亲眼看到东西从土里出来,你以为是捡到漏了,却不知道被人杀猪了!“

    ”看来只要是跟金钱挂上关系,什么样的方法都能想出来啊!人类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的非凡哥对于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欺骗手法不禁感叹不已,”要想不被人轻易骗到,果然还是要靠自己有全面的准备啊!“

    ”所以古玩这一行从来就不听故事,都是看到东西说话。很多人说这东西是他爷爷辈或者他祖上留下来的,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连他的爸爸了解的都不多,更别说是他爷爷甚至他祖宗了!“

    师徒二人正说着走过一个摊位,本来两个摊主正在低声闲聊,见到有人从摊位边走过,眼神一交流,立马提高了声调,

    ”老张啊,跟你说之前给你看的那块老玉让个有钱的主看上了,5万块给买走了!“

    ”哦,是吗?那可是个好东西,5万卖的可有点便宜了,要是我最低也得6万才卖给他!“

    再朝前走了几步,只见一个摊位里面的老板有点昏昏欲睡,睡眼朦胧的,摊子外面的小板凳上坐了一个人也是睡眼惺忪,听到好像有人走近了,马上来了精神,眼睛滴溜溜地一转,装作二人正在对一件东西讨价还价的样子。

    走到一处摊子外面围满了人的地方,我们的非凡哥突然看到一个高高瘦瘦的、长着贼眉鼠眼的人正在跟着人群看热闹,身体一边往前挤,手却伺机打算伸进前方人的兜里。

    ”小。。“话还没说出口,老孙头扇子一甩置在王非凡的嘴前,打断了后面的话,我们的非凡哥一惊然后不解地问道,”师父,你这是干嘛呀?“

    ”在这里多动眼少说话!“说完使了个眼神,示意徒弟往旁边看,只见他们的左前方不远处还有两个满脸凶相、皮肤黝黑、眼神游离不定的中年男子,应该是那个正在动手行窃者的同伙。

    ”呀!姜还是老的辣!“王非凡此时才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社会,在学校和电视、新闻里鼓吹的”见义勇为“在这里根本没有半点用处,搞不好刚得意洋洋地做了一回”英雄“,扭头没走多远就被几个人堵住围在一起鼻青脸肿地打成”狗熊“!

    我们的非凡哥正在搔头抓耳地看着那人行窃却毫无办法的时候,前面的被害者仿佛感觉身后有什么动静,警觉地朝后面一转头,贼眉鼠眼的行窃者看到事情败露,眼睛转向其他的地方,身子一转,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离开了,又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短短的几分钟,各种尔虞我诈、偷偷摸摸就像电影里的各种片段一样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惹得我们的非凡哥唏嘘不已。

    ”走吧!“老孙头仿佛对这一切早已司空见惯,依旧是悠哉悠哉地吐着烟圈、扇着扇子,好像刚才的种种都没发生过一样。

    就这么边走边看,我们的非凡哥被一个摊位吸引住了,只见这个摊位上里面整齐摆放着两个老油灯,一个相对比较崭新、另外一个则修旧斑斑的;一个老旧又巨大的军用望远镜,光是看着就感觉到很沉重;一个老式的7、80年代的莱卡相机,拿在手里感觉到很沉;一堆老像章、几只海鸥老手表、一把老式的军用弯刀,还有几根拐杖整齐的摆放在一旁;摊位的中间靠里位置还摆放着两个写着喜字的青花瓷器罐,几个湖绿色的瓷器盘子,看上去有种舒服自然的光泽,一点都不扎眼;看东西的摆放这么整齐就知道老板肯定是个干净讲究的主。

    然而我们的非凡哥对这些东西并没有兴趣,目光定格在了一个瓷器雕刻的笔架上,只见这个笔架的主体是一段梅枝,曲曲折折,大约一掌许,下方是个长方形的薄薄底座,梅枝上还点缀着数朵梅花,而整个笔架的亮点在于梅枝的大约三分之二处立着一只惟妙惟肖的小鸟,这只小鸟憨态可掬,鸟身向前微倾,好像要去啄眼前枝条上的梅花,活灵活现、天然质朴。

    说起笔架亦称笔搁,中国传统文房用具,放在案头,用来架笔的工具,据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南北朝时就已有笔架的记载,但传世品还不曾发现。宋无名氏所作《致虚杂俎》载,距今一千多年前的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有巧石笔架,名扈班”。这是迄今为止有关笔架的最早记载。唐代笔架流传下来的极为罕见,但从文献来看,此时的笔架已经成为文房的常设之物。宋代笔架传世品和出土物较多,材质多样,有铜、瓷、石等,其形多为山形,这种“山”字形的笔架,后来俗称笔山。

    在我国古代除了笔架、笔格能起到架笔的功能外,尚有笔插。明清的笔插质地多为瓷、玉,多为鼓形,上面有圆孔若干,可将毛笔笔锋朝下插入孔内。下面可贮水,防止笔锋干裂。这种笔插将水盂和笔插的功能融为一体,使文房用具的功能得到提升。

    明清之际,笔架由最初的石质发展为瓷质,尚有玉、木、竹、铜、铁、漆、珊瑚、象牙、犀牛角等制成。此时期的笔架由最初单纯的实用性发展为实用性和观赏性兼具,有的甚至只做观赏与把玩。造型变得多样,构图极具个性化。清代佚名《乾隆朝服像轴》中弘历手握毛笔,案上有砚台、水盂、镇纸、笔架等。

    老孙头看到自己宝贝的徒弟被那个浅蓝色釉层的”喜鹊登梅“笔架给勾住了魂,于是默不吭声走到摊位蹲下,探身将笔架拿到手里观察了一番,然后又将笔架翻了身,看了看底座,”这件东西怎么卖啊?“

    摊位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国字脸、两道浓眉、厚厚的嘴唇,看起来忠厚老实,

    ”您老人家真是好眼力,这是我从一个老人家宅子里收来的物件,跟这俩喜字罐是一枪打的,最迟也是清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