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足的问题。
当然这也是因为太行山脉地势复杂,本身可以开垦的土地本就不多的原因,自然这些土地资源要加倍珍惜,施人吉也只允许这些田地种植五谷作物,而不允许种植经济作物。另外作为后世人的施人吉,自然也有改善农耕技术的方法,所有才不想大量授田,因为对他来说提高亩产才是正道。他可是记得后世的时候,农耕技术发达,家里也不过五、六亩田种水稻,七八亩地植桑,就足以养活一家人呢。而此时精耕细作的方式自然尚未出现,一直要到几百年后的战国时期精耕细作才逐渐出现、发展开来。
另外这时代,百姓看上去虽要治百亩之田这么多,但并不是说这些都要耕作,因为此时实行的乃是轮耕制,也就是为了保持地力,一块地往往耕作两、三年就要休养一、两年时间。甚至据说早期的农耕文明也是迁徙的,一个地方地力枯竭了,就迁徙到其它地方去种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大程度利用土地,施人吉虽然暂时还发明不了化肥这宝贝,但是调和人畜粪便,用来灌溉的施肥方式,从而增强地力他还是知道的,这方法也容易推广。
另外此时因为铁制农具“犁”、“耙”、“锄”等并未普及,以及“牛耕技术”尚未推广开来,所以没有“深耕”的概念,导致欠收普遍。“深耕”就是一块田地要播种、插秧之前,先须犁田,把田地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浅层的土壤覆下去,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合理的深耕能疏松、熟化土壤,显著促进增产。畜力方面,虽然火牛阵后,耕牛不足,但是缴获的马匹在留下两百匹作为军马后,其余都可投入农耕生产,补充畜力不足。农具方面,虽然现在还不能炼铁,没有铁器,只能以铜器少量打造,但是黑山的位置可是连通山西、河北,以后铁矿、煤矿资源肯定是不缺的。
另外还有浸泡选种技术,通过水的浮力来挑选合适的种子(有说用适当比例的盐水的)。饱满的种子浸没水中自会下沉,而干瘪、虫蛀的种子则浮在水面上。另外经过数日浸泡后的种子,是更容易发芽的。
这些技术其实都不复杂,施人吉毫无保留地把它们传授给了乡宰们,并嘱咐他们一定要将它们坚定不移地推广下去,相信可以让田地大大增产。当然没有亲自试过的乡宰们仍旧不放心,施人吉只能是许诺,若是不成功,寨中全额赔偿粮食,如此才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外交上:因为身份的尴尬,以及这个时代对礼制的重视,华夏诸国势力的强大,所以施人吉对自己的士族身份仍心心念念。他想要等局势稍微稳定了一点后,就向新立的卫国国君派出信使,陈说自己的归附之意,如今行事只是局势所迫。
另一方面,他还想要强势统合如今太行山中的群盗们,如今邢、卫两国民众为避战祸,越来越多逃向了太行山中,山匪、群盗数量激增,普通百姓也是结寨自保,保守估计也许此时这八百里太行山中或有十万逃难之民间杂期间。要施人吉去养这么多人,以他目前的情况自然是做不到的,但是他仍可以让这些人为自己所用,那就是学习汉末张燕的做法,只做军事上的老大,而不管具体的民政。
就是不断派出兵士去攻打各个山寨,让他们向自己纳贡称臣,而施人吉也不会做的太过分,他只要名义上的军事盟主权,至于他们在各自的山寨内称王称霸,欺男霸女则完全不管。各山寨有矛盾了还可以找他调停,被攻打了还受他保护,会出兵相助。但是一旦盟主有所军事行动,各山寨就要无条件服从调遣,从各自山寨中至少抽调一半兵力共同出兵,如果不从,那对不起,只能先率领各寨打服你再说,你若请援军,就把你的援军也打服,直到你再不改反抗。
如此施人吉就可以不需要背上十万人的民政包袱,但是可以调动太行山中上万的兵马一起行动,形成一股谁都不敢轻视的强大力量,在乱世中抱团求存。
注:1春秋战国之交,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铁器农具的出现及牛耕技术使用。耕地就变为连续向前,用力少而效果好,这是耕作技术的一次重要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开始于东方,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当时还开始用马耕田,商鞅为了重视农业,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
(本章完)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