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五章 三个惊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时间进入再兴二十六年十一月,丰收的季节,稻田里的稻谷熟了,爆满的稻穗压弯了腰,一阵秋风袭来,稻田里掀起一阵阵波浪,丰收的波浪。

    许德信这段时间也在田边地头巡视,命令周围随员,要切实做好晚稻收割,另外粮税还是要根据耕种面积,田地优劣来征,坚决杜绝隐瞒田亩,故意少交不交粮税的劣绅污吏。

    原来这几年瓯州更改粮税收缴制度,实行摊丁入亩。成朝粮税收缴是根据农户丁口来计算,这样一些大员外大地主,良田百顷千顷,人丁却不过几十口,而贫下中农人丁又多,田地却少,甚至都是下田中田几分几亩的样子。那些俗话,守好你的一亩三分地指的就是这些不富裕家庭。

    可能照总量来说,地主一家缴的比普通农户多,因为一般地主家人丁也多一点,但按相对比例来说,地主家就少于百分之五,有些大地主甚至百分之一都没,而普通农户要缴纳自己当年收成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有些家庭甚至要到百分之七十。这样,富裕的地主才缴多少粮,大量粮食被他们占有,而穷苦百姓本来已经吃不饱穿不暖了,还要上缴相应丁口要负担的粮税,负担很重。

    摊丁入亩之后,不根据丁口计算,而根据耕种面积与土地质量来算,就大大增加了地主家的粮食上缴,相对减少了一般农户的粮税。对一些赤贫家庭,还可以用政策免税,当然这些家庭,一般要用各种方法动员他们进城务工。这就是瓯州的新粮税政策。好处是大大增加了官府粮食收缴,减轻百姓负担,也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自然,有好处就有坏处,坏处是地主阶层明显不满,不过瓯州以手工业发展为主,这部分的地主声音就淹没掉了。有些开明地主也是赞成这样做的,毕竟乱世,你真要把人逼反了,无论内乱还是外敌入侵,家业都有守不住的危险,你还在乎多缴几百几千担粮?

    边上老丈人卞玉峰说道:“贤婿放心,一定不会影响我瓯州大业,不过,这几年山越人下山,附件州府难民入瓯,我们的粮食缺口也越来越大,光凭我们本地产粮无法满足瓯州需要啊。”

    “岳父,外出买粮情形如何?”许德信问道。

    “我们东土大陆,主要产粮区就三处,我们北面的苏州杭州秀州一带,不过近几年他们种桑养蚕,粮田减少很多,我们也买了一点,托镖局转运,量不大,长江中流的鄂州襄州潭州一带倒是粮多,与我们距离偏远,转运不变。最后一处就是南面粤州梧州惠州一带,我们通过海运买进不少,不过要给泉州姚镇山保护费,不然姚镇山不予通过。”

    “该死的姚镇山,真是贪婪无度。”许德信咬牙切齿。

    “的确很贪,前面我们去办理明年的通行权时,他们提出要三成过路费。”

    “什么,两成那么多还不够,还要三成,他姚镇山怎么不去抢。”

    “贤婿,没办法啊,他们控制着海路,我们只能忍一忍吧。古时候先贤韩信还受过胯下之辱呢,贤婿一定要忍住。”

    “姚镇山,我与你誓不两立!”许德信也只能对天发发牢骚。

    这泉州姚镇山的确强势,他对于过往船只征收过路费,就是一笔无本买卖,还规定,各州必须主动提前上门申请海路通行权,另外,据不确切消息,说姚镇山跟南海上的海盗也有联系,帮海盗销赃,给海盗提供宿营地等,但这些消息没有证实。不过东海及更北,倭寇肆虐,没有证据表明姚镇山跟倭寇有联系,反而姚家船队跟倭寇火拼过几次。

    视察完稻田回到城里,许德信终于开心起来,因为王玉京给他报告了三个好消息,可谓三个惊喜。

    “师兄,红霞女带领船队在我瓯州海域巡逻时,经过北麂岛南麂岛时发现,岛上竟然有硝石矿,藏量丰富,估算每年可以挖采六百担。”

    许德信有点小疑问:“范阳不是多次在那边巡逻过吗,怎么都没发现。”

    王玉京也不知道答案,但他总会给出一个回答,说道:“范叔叔太粗心了吧,而且红霞女太痴迷火枪了,看过硝土制作后就很上心,我上次跟她提过,有海鸟又没人居住的岛上可能会有硝石矿,估计她不仅仅是在南麂北麂海域巡逻训练,还上岛了吧,上次我看到她手臂上有一条伤口,比筷子还长,海蜇皮说是上一个岛看风景被礁石划伤的。”

    许德信立即不满道:“每次出海训练要废多少粮食火药,她居然上岛看风景,看来必须加以严惩才行。”

    王玉京无奈提醒,怕这个鲁莽师兄犯错,说:“师兄,如果她不上岛看风景,硝石矿怎么会被发现,我们怎么可能有自己专属的硝土来源呢。”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