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宜居是任?宋仁宗接受韩琦奏请,将李昭亮调为永兴军总管。

    韩琦负责的秦凤一路,无论是现有兵力,还是战争物资储备,相比于其他三路都更为簿弱,做为战争的第一要素,韩琦不得不向朝廷请求增加秦凤一路的兵力。但此时,宋军的战线自丰州至秦凤路绵延2000余里,军队使用已经捉襟见肘,很难抽调,宋仁宗不得不考虑韩琦提出的招募土兵的建议。宋仁宗下诏给韩琦,让他从现有弓手中选择强壮者刺手背充军,或命名为保毅弓箭手,或另设立名称,并将这样做的利害关系迅速奏报朝廷。按宋仁宗的设想,还是想将这些兵和中央正规禁军有所区分,这样一是可以减少国家供养军队的耗费,二是可以避免因为充军引起不必要的民怨。但韩琦认为,当此战争之际,组建一支军纪严明的正规军队,远比民兵的战斗力要强的多,因此韩琦上书仁宗,详细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有唐以前,兵出于民,之所以不用国家花钱供养,而战时还能冲锋陷阵者,是因为有着严格的军事纪律和一整套以民为兵的规章制度。自五代战乱迭起,法制规章颓丧废坏,不得不招募百姓黥面参军,由此产生了正式的军队。随着年代推移,这种充军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前代籍民为兵之事,都以为刺面充军之后能得一份俸禄,因此甘死战斗。我朝因循这一办法,更是广招正规军队,以安天下、以服四夷,随时应付突发事件,认为这是很好的办法而没有去更改。自元昊寇掠西鄙,这才从陕西战民为弓手,帮助军队防守,有警时则集结助战,无事时则重归务农。但这样的结果,却是弓手武艺得不到训练,制定的规章制度随意违反,甚至有父子兄弟、亲属朋友相互顶替,更有甚者雇人冒充、相互替代。而这种情况官府很难识别,每遇上州防御,很多人结众逃跑。因此各州郡空有人数,但如想倚仗这样的人去和敌人战斗,结果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臣之所以屡次请拣刺土兵,这自然是有祖宗的旧法,今天只刺手背,或者给予‘保毅弓箭手’等名目,终究是和老百姓没有什么分别。请以秦、陇州、凤翔府弓手黥以为禁军,每人给付刺面钱两千,不用再给其通常给予的例物。

    或许是韩琦觉得,当此战争之际,国家财政困难,非常时期除了刺面参军的两千钱之外,通常给予充军士兵的其他例物可以免掉,因此才向仁宗皇帝提出了这一点。然而韩琦这个决定却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他高估了老百姓们的爱国情怀,以为人人都可以象他这样不计得失,尽忠报国。

    不知是仁宗皇帝没有看到韩琦奏折中这最后一句话?还是一时的忽略,宋仁宗批准了韩琦奏请,下诏从陕西弓手中拣刺充军,而一切招军例物,朝廷也如数照给。

    朝廷依例配发了给充军士兵的例物,然而,当三司重新检视韩琦奏折时,发现韩琦只要求人给刺面钱两千,不用给其它例物,居然收回了配发例物的成命,一切如韩琦所请。

    如果此前朝廷没有配发,那事情便也罢了,但是发了又收回,无疑将会使充军的士兵心怀不满,给扩军带来极大不稳定因素。韩琦发现这个情况后,立刻向仁宗上书:

    拣刺土兵,人人知道这是有利当今的事情,但之所以没有人敢向朝廷提出,都是担心万一生出是非,自己还要负责。臣不避数十万户之怨,提出这样的建言,幸而百姓群情贴然。但今数十万人所得之物又以臣的建议而取消,岂不取怨更深?指挥这样心怀怨愤的新兵去御寇建功将很困难。请按前次诏令,所有例物一律供给。

    宋仁宗再次接受了韩琦的奏请。

    韩琦陕西募兵之事进展顺利,在战事紧迫的形势下,扩充军队达185指挥。事实上,韩琦这次军队扩充,为日后帝国防御北部契丹挑衅,解决了西北军队不足之忧。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