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五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朝廷又以昔日之数为例,禁止将领陈乞原因要求增兵,臣窃以为,若元昊以倾国之兵全力攻击一路,敌众我寡,则宋军战必败亡,则敌军所至,必会畏避兵锋,因而致使敌军长驱关辅,人户惊逃,繁荣城邑任敌军屠掠,京辇之地岂能不为之动摇?因此,陛下应制定稳妥的战略方针和攻守规则,早图平殄,以安生灵,但这些自然是非臣下的孤陋寡识所能考虑到的。

    臣今为陛下计者,不如差精锐士兵三、五千,或者从同州、河中府驻军中调派,进驻鄜州,再选一有才望大臣,重任本路经略之职,同时兼知鄜州,处置边防军事,而令张亢就充任本路钤辖,屯驻鄜州;再用朱观知环州,以葛怀敏任环庆部署。如果朝廷确实认为重置经略一司没有必要,那就专为鄜州增兵,以葛怀敏知泾州,充替夏竦。如此则理顺了归属关系,使边臣不再为此分心,同时尽快选派才勇兼备的将领出任环庆部署,调秦州曹琮兼管泾原路兵马公事,以分调秦凤闲兵互相策应。其沿边堡寨,除原来是较大寨堡,曾广屯过兵马外,其余孤小寨栅并兵入城,只留二、三十名兵士为斥侯,设弓箭手以防护。所在沿边各路之分都监、都巡检等空缺职务,亦从诸班新换迁转臣僚中选人,尽快赴职。至于河中府、同州部署、钤辖,请另委稍知军事之人,替换魏昭炳、王克基二人。另,所有沿边州军招置的蕃落、保捷等指挥,多是本土勇悍之人,只为不合理的刑法制度,已失去了很多人,亦请速降指挥,催促招收,但以人材壮勇、甚称任者充当。愚短所见,愿早日裁择。

    韩琦这份奏折,无异于让仁宗皇帝如夜行之人,于茫茫无助的黑暗中看见了一星灯火。没有比韩琦亲历边陲后,提出的这些建议更值得仁宗皇帝信任的了,这才是帝国可堪委以重任之臣,是国家干城之材!

    仁宗皇帝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全部采纳了韩琦的建议。

    与韩琦审时度势、条理分明的建议相比,帝国枢密院真是让仁宗皇帝失望至极,这个帝国最高军事机关,自从刘平、石元孙三川口兵败之后,居然连征召乡兵这样的事情都久拖不决,这如何能不让宋仁宗生气?

    而更让仁宗皇帝惊心的是,三月丙子这一天,一场浩烈大风席卷京城,直刮的白昼如夜,且一直持续了约一刻之久才平息。而是夜,又有数丈长的异气出现在东南方;不久,京城冠绝天下的开宝塔,人们大白天突然看见塔上亮起一盏灯,紧接着是两盏、三盏、直到千百盏,稍时雷雨大至,开宝塔燃起大火,竟在“天火”中化为灰烬。

    凶险的天象,奇异的怪事。

    仁宗皇帝不知道这些古怪异事都预示着什么,只好自躬反省,下诏罢去大宴,并再次下令,让中外畅言朝政阙失。至此,枢密院三位主管军事的大员,好运算是走到了头,尽管仁宗皇帝早前下诏,让中书参与枢密院有关边防事宜,中书长官对此也应负一定责任,但宰相张士逊还是涎着老脸,落井下石,把责任一股脑推给了枢密院,指责“军旅之事,枢密院实难辞其咎”。

    种种因素,终于促使宋仁宗改组枢密院,以对边事终究还提出过一些建议的三司使晏殊,知河南府宋绶两人并知枢密院事;以驸马都尉王贻永同知枢密院事,并接受韩琦对范仲淹的举荐,把时任知永兴军的杜衍调为权知开封府,原知越州的范仲淹恢复天章阁待制,调知永兴军。

    与此同时,仁宗皇帝也对西北有关事宜做了一系列布署:下诏给已转迁升为朝官的诸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及各知州、通判,让他们各自举荐当初在任内发现的可任将帅者;命中书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与枢密院就边防事宜联合办公;又诏令凡戍边军士,每月派内侍存问其家,病者给药、给医,死者为之敛葬,以消除其后顾之忧;再另派使臣赴陕西,组织当地民兵。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