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川口宋军大败,延州已经成了一座空城,但或许是天不亡大宋,是夜天降大雪,围困延州七天之久的元昊不得已,率军解围而去,延州城因此得以保全。

    仁宗皇帝是在正月二十八日得到宋军兵败三川口奏报的。

    没有人知道仁宗皇帝当时是一种怎样的震惊:宋军不是胜了好几回吗?刘平不是还说不出一个月就能收复洪、宥等州吗?范雍这丫的咋回事儿?当年他不是也上过《安边六事》,对边防有着头头是道的见解吗?夏竦呢?他不是对这场战争看得很透,颇为老成恃重吗?还有朝臣们,不是都认为元昊跳梁小丑,不堪一击吗?怎么一到动真格的,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呢?刘平、石元孙被俘?!近万名将士阵亡?!

    怎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宋仁宗震惊也好,愤怒也罢,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极为恼火。三川口这场大败,是大宋王朝自太宗皇帝北伐失利以来,从未有过的军事惨败!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因为元昊强大,而只会认为是他这个皇帝无能!宋国无能!宋军无能!难道不是吗?先朝真宗皇帝,面对比元昊强大百倍的辽国,不是都签定了《澶渊盟约》吗?而今天自己所面对的,只不过是一个刚刚立国、连皇帝该面朝哪边坐可能都不知道的元昊,这让宋仁宗如何能够咽下这口鸟气?!

    宋仁宗咽不下这口鸟气。

    他恼恨前线将领无能,却从未想过导致元昊称帝建国的结果,其实对宋王朝来说早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难道不是吗?就在宝元二年九月,当时的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富弼,就曾经上过一封折子,一针见血论述过此事,富弼在折子中不无怨愤地指出——

    去年十二月元昊反,变起仓卒,大家都说感到突然,臣则知道元昊必然会如此。元昊当年就曾劝他父亲李德明不要臣服中朝,那时候因为西夏的实力不够,李德明才没有听从元昊的建议,现在元昊自已做主了,岂有不实现他自己理想的道理?这是他必然要造反的第一个理由。

    自宋夏通好,我朝对西夏从没有半点防备之意,夏人商贩进出宋地,山川险要、朝廷虚实,他们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还有我朝放出的宫女,元昊用重金招到左右,我朝宫中秘事全都为其所知,加上元昊凶狡本性,岂会将先朝盟约放在眼里?这是他必反的第二个理由。

    西北之地多山,马能走险,离海路远,泉水缺乏,我朝如出兵征讨,军需供给困难,我军穷追,他们可逃遁,我军退兵,他们则可追袭,元昊凭着这个地理优势,完全可以猖狂的为所欲为,这是他必反的第三个理由……

    富弼列举了元昊必定造反的六个理由,然后笔锋一转,尖锐地指出:这六个理由存在的时间这么久了,中外共闻,而天子却不知道,朝廷也不设备,这实为两府大臣之罪!元昊以往派使臣来,总是挑选一些强悍不羁、能说会道的人,以为我朝必然不敢杀他,如果我们那时就察觉元昊的阴谋,将西夏派来的使者斩于都市,立时削夺元昊的王位,或派大军征讨,或严修边备,我军必然会士气大振。可惜,我们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把西夏使者召到京城,听任他们随意买卖,回去的时候还赠给重金,难道我们还希望元昊能浪子回头、回心转意,重向礼仪教化吗?我朝对西夏施恩情、讲信义已经40年,他们都没有丝毫感恩之意,岂有姑息迁就,便能让他们幡然醒悟的道理?……

    宋仁宗不能不承认富弼这番话说的在理。

    如果当初对西夏早加防范。

    如果当初对进入宋境的西夏商人加以限制。

    如果将那些……

    但现在,一切都晚了!可是象富弼所说的这些诚恳建议,为什么就没有人早早的提出来呢?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