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范讽计谋不成,反被吕夷简顺手推舟,气的在仁宗面前直言不诲:陛下朝堂之上没有忠臣!一旦纲纪败坏,到那时候再召臣回来又有什么好处?然而,仁宗皇帝已受惑于庞籍对范讽的弹劾,对范讽的话自然听不进去。范讽无奈,只好离开京城到兖州上任。

    庞、范之争的结果,近乎于各打50大板,而李迪却为此丢掉了相位,幸而仁宗皇帝顾念这位老臣,没有因此让他离开京城。

    李迪的罢职,为大宋帝国另一位政治上对韩琦深具影响、同时也是韩琦最佩服的三位宰相其中之一的人上位腾出了道路。

    这个人就是王曾。

    李迪罢职不久,王曾就从枢密使一职调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进入中书。

    华夏自隋朝开始实行科举选拔官员制度,从唐以来,王曾可以说算得上是其中少数几个很牛x的人物之一了,王曾从乡试到会试再到殿试连中三元,都是第一。在韩琦心目中,王曾器德深厚,沉静少言,与吕夷简的处世老道、权谋机变相比,王曾完全是另外一种宰相风度。如果单单就事而论,尽管韩琦很理解吕夷简的为政处事之道,但相较之下,韩琦更佩服王曾的为人。王曾是那种士大夫忠正无私、刚毅质朴、君子心态的楷模。

    做为帝国一代宰相,如果说吕夷简是韩琦仕途上第一个给他以帮助,足以让韩琦感谢的人的话,那么王曾就是韩琦仕途上以做人的君子风范,让韩琦目以为旗帜的人。事实上,在此后韩琦日臻成熟的仕途生涯中不难看出,韩琦既有着吕夷简的机敏老练,更有着王曾朴直、刚毅、沉稳的宰执风范。

    关于王曾,多少年后,韩琦还由衷地感叹:“王沂公当宰相,没见他提拔过一个自己的门生,更别说是提到显要的位置了,范希文(范仲淹)曾找机会暗示沂公:‘明扬士类,是宰相职责,王公盛德中唯独缺少这一点’。沂公却淡然回答说:‘司谏(指仲淹)想过吗?当宰相的如果都让人觉得恩若己出,那怨将谁归?’希文恻然自失,背后感慨沂公‘真宰相也!’”

    范仲淹是最为刚正、最为嫉恶如仇的人,能够让范仲淹感佩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几个,王曾算是其中之一。

    王曾对韩琦的影响,可谓是直至终生。

    宋仁宗景佑二年的春天,帝国朝堂上似乎还在酝酿着另一个变化,它最明显的迹象,就是当初因反对废郭皇后被贬出京城的范仲淹,又被仁宗皇帝从苏州召回,以礼部员外郎担任了天章阁待制。相比于当初的左司谏,天章阁待制是一个更能亲近皇帝的职务。5个月后,当初和范仲淹同时被外贬的御史中丞孔道辅,也被仁宗皇帝调回京城,当了龙图阁直学士。当时,曾经有人向仁宗献诗百篇,执政(宰相)请仁宗皇帝授予献诗人为龙图阁直学士,仁宗皇帝却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他诗虽然写得不少,但却不如孔道辅一言。

    真是天意从来高难问,很难说大宋帝国的这位天子当时是怎样想的,不过这从来都高难问的天意,事实上也只不过是缘于多情种子宋仁宗对郭皇后的一丝怀恋,由此及彼,想到了当时反对废后的这班谏官而已。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