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议:釜底抽薪,擒贼擒王,将吵闹最凶的孔道辅、范仲淹两丫的逐出京去。

    夜深了。帝国京城表面寂静的大内皇宫,正酝酿着一场釜底抽薪的变故。次日五鼓时分,当范仲淹、孔道辅等一干台谏官们胸怀壮志,雄纠纠、气昂昂来到待漏院,准备上朝后大干一场的时候,皇宫里却传出仁宗皇帝一道御敕:

    着权御史中丞孔道辅,即日出知泰州;右司谏范仲淹出知睦州,其余知谏院孙祖德等,各罚铜20斤!

    这道御敕下的太突然了。

    依据朝廷惯例,凡罢免中丞,必须要出具告词,张榜宣示,现在却只下了一道敕书,孔道辅的权御史中丞和范仲淹的右司谏就没有了,这个突然的变故,实在是给了这些慷慨激昂的台谏官们一记大闷棍!而更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内廷在这道解职敕书下达后,紧接着又是一道命令他们即刻出京的圣旨,并同时派来了押送他们出京的内侍,而且圣旨同时以严厉的口气宣布:从今以后,谏官和御史们提什么意见,必须单独写密折上奏,不准相互串联请见圣躬,引起中外惊骇!这实际上等于宣布,台谏官们不许再在皇后废立一事上说三道四。

    一场即将来临的廷争,在吕夷简替仁宗皇帝举起的铁腕压制下消散了。或许宋仁宗和吕夷简自己也觉得这样做有些过份,因此,除了孔、范二人被赶出京城外,对其余参与此事的台谏官,包括愤然上书要求和孔、范一起贬官的人,宋仁宗都没有作更进一步处理。丫的你们这些小细胳膊,还能别过皇帝的大粗腿?

    范仲淹第二次被贬出京城。围绕郭皇后废立引起的这场风波,也随着孔、范二人离京和郭皇后被废,渐渐归于平静。

    而此时,另一位日后同样注定和韩琦、范仲淹一起成为帝国风云人物、现任签判河阳的富弼,却为此事上书仁宗皇帝替范仲淹说话,并对仁宗提出尖锐批评。富弼在奏折中说:皇后自居中宫以来,从未听说有过什么过失,陛下现在忽然将皇后废斥,朝野上下群议纷纷,这是太祖、太宗、真宗三朝皇后从未有过的事情。陛下做为先皇子孙,不能向祖宗那样使内宫肃然,而生出废后之事,治家尚且如此不遵守祖训,那治理国家又将如何?范仲淹是朝廷谏官,向陛下极谏本来就是他的职责,陛下为什么要降罪给他呢?……

    我们不想再为废后一事浪费更多的笔墨了。反正,明道二年这个干燥而又寒冷的冬天过去之后,似乎上苍有意要给仁宗皇帝添点堵心的事,任凭仁宗皇帝又是减尊号、又是将年号改成“景佑”,以希冀上天赐给帝国一个祥和年景,但持续连年的干旱在新的一年里,却仍然不见有丝毫缓解的迹象。而与此同时,帝国西北边境也出现了一个危险的信号:自正月以来,世居西北大漠、内附大宋帝国的西夏首领赵元昊,自号“嵬名吾祖”,屡次兴兵进犯宋境,烧杀抢掠,蚕食大宋地盘。

    但仁宗皇帝对此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下诏给并州布置司,让他们严加防范。

    失去内宫主宰的帝国后宫,仿佛是要证实刘太后当年的担忧,先是仁宗宠爱的美人尚氏派内侍假称“教旨”,传命开封府免除某些人的市税;再是郭皇后被废之后,仁宗身边少了禁锢之人,尚、扬二美人夜夜侍寝,直把个仁宗皇帝弄的精神萎靡、茶饭不思。虽然扬太后几次劝仁宗疏远女色,但仁宗皇帝就是不听。

    面对后宫出现的这一系列不正常现象,废掉郭皇后的始作俑者、帝国首相吕夷简不得不采取措施了,他必须尽快为赵家皇帝找到一个主持后宫的国母。

    宋仁宗景佑元年八月,吕夷简不顾仁宗还在为刘太后服丧期内,以后宫不可虚位太久为由,上表请立皇后。而当初一力怂恿废后的内侍阎文应,眼见小皇帝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也吓的在仁宗耳边日夜唠叨,劝仁宗疏远尚、扬二美人。也许是阎文应的唠叨让仁宗皇帝不胜其烦;要么是仁宗皇帝自己也感到了力不从心,宋仁宗终于答应让尚、扬二美人离开。阎文应这次总算做了件好事,仁宗一发话,阎文应立刻用毡车载二美人出宫。尚、扬二人哭哭啼啼还不肯走,阎文应老大耳刮子批将过去:贱婢!还有什么好说的,快走!

    次日,仁宗下诏:净妃郭氏出居于外;美人尚氏为道士,居洞真宫;扬氏别宅安置。长秋之位不可久虚,当求德门以正内治。

    宋仁宗景佑元年九月,仁宗皇帝立开国名将曹彬孙女曹氏为皇后。也就是这个月,监左藏库的天子门生韩琦,调任开封府推官,赐五品服。

    我们还是无法否认韩琦这次调职和吕夷简没有关系,尽管这只是一种推测,但以吕夷简对韩琦的器重,他怎么可能让这位年青有为的官员在监左藏库的职位上一直干下去?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吕夷简和韩琦有着怎样一种关系——

    当吕夷简不顾刘太后丧期未过,力劝仁宗立新皇后的做法再次受到朝野非议,范仲淹指责吕夷简“又教陛下做一不好事”的时候,吕夷简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任何人,而是将内心的委屈透露给了韩琦,他对韩琦说:这事外人是难以知道的,刘太后去世,官家(仁宗,宋代对皇帝的称呼)又正当盛年,郭皇后、尚、杨二美人相继被废,宫内嫔妃想靠色相诱惑皇帝的人不可胜数,官家几近被搅昏了头,不立皇后如何能阻止?

    很难说吕夷简将自己内心想法告诉韩琦,不是想通过韩琦这个渠道,以达到有朝一日让范仲淹明白自己心迹的目的。韩、范这一帮人属意气相投之辈,吕夷简岂会不知道?关于韩琦和范仲淹的关系,在韩琦《祭文正范公文》里有着清楚的印证:“仆始立朝,接公尚疏,道同气合,千里相符。”韩琦说自己和范仲淹,在还没有直接交往的时候,就已经是道同气合了。

    不管吕夷简有没有让韩琦将自己心思转知范仲淹这样的想法,反正,吕夷简深谋远虑的政治手段,韩琦是深深的理解了,多少年后,韩琦在谈起吕夷简的执政谋略时还感慨:吕公每做一件事,都有他不为人知的深意……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