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出的这场后宫闹剧,虽然是出于几年来和郭皇后的感情不睦,但废后之举,最初其实并非是仁宗皇帝的本意。在北宋王朝几位皇帝中,宋仁宗大概是最优柔寡断、心慈仁厚、又最是情种的皇帝。仁宗追封张氏这个举措,多多少少不排除他还带着对大娘娘的一丝怨气,更妥贴地说,仁宗做这一切时近乎于一种少年心态:他就是想气气这位曾经仗着刘太后撑腰、一贯颐指气使的郭皇后。

    郭氏是已故平卢军节度使郭崇的孙女,在天圣二年由刘太后一手操持,立为仁宗皇后。当时,做为皇后候选人的还有已故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那一年,仁宗皇帝才15岁。

    15岁的少年天子已经情窦初开,对异性最根本的选择标准,当然是看哪个女孩子风姿绰约、漂亮美貌。仁宗当时一眼就相中了张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郭氏就不漂亮,而是张、郭两人相比,一个春花一个秋实,而郭氏只是稍逊风骚罢了。

    仁宗可以凭脸蛋选择皇后。但做为王朝的统治者,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在选择未来母仪天下的皇后时,却有着更深远的考虑。这位通晓经史、颇具政治思想的杰出女性,对于前代屡屡出现过的后宫干政、外戚依附裙带关系祸乱朝纲的史实刻骨铭心,甚而她自己就可以算是个鲜活例子,只不过刘太后后族凋零,没有这层隐患而已。因此,她必须要防患自己百年之后,这种后宫悲剧在仁宗身上重演。

    都说从小能看到老,先皇真宗留下的这个子嗣,性格实在是太懦弱了,因此必须有一个精明强干、而又不存在外戚危及朝纲的皇后来主持后宫,帮小皇帝撑起后宫大内半壁江山。正是出于身后的各种考虑,因此,尽管仁宗皇帝看中了张氏,但刘太后还是不顾小皇帝的感情,断然否定了仁宗的选择,诏命中书立郭氏为皇后,并在诏书中毫不隐瞒写出自己的担忧:自古外戚之家,鲜有能以得到荣华富贵为满足的,总是会生出点别的野心。因此我为天子选一个出身衰落门庭的人做皇后,或许能避免日后外戚干政、祸乱朝纲的危险。

    刘太后苦心孤诣,为大宋王朝选定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但她的专断,无疑却深深刺伤了少年皇帝那颗不知家国、只知怜香惜玉的心。更可悲的是,精明强干的刘太后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在此时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她不该以妇人之仁,在已决定立郭氏为皇后之后,又同意仁宗把张氏留在宫里,并封为“才人”,从而种下了今日郭氏被废的祸根。

    郭氏在刘太后支持下得到了皇后之位,但却因此失去了皇帝丈夫的心,仁宗对皇后颇有些疏远,受宠的还是张才人。

    或许是女人醋意的天性,要么就是刘太后授意过郭氏,要她拿出皇后的身份,整肃后宫,不可以让年青的皇帝太过骄淫,因而,郭皇后对皇宗后宫嫔妃们便缺少了一种皇后应有的宽容、贤淑和谦让,仗着有太后的支持,对仁宗宫庭生活横加干涉,阻止仁宗和更多的嫔妃接近。

    做为皇后和一个正当青春妙龄的女人,郭氏这种做法本也无可厚非,但她却忽略了自古皇家就是三宫六院,佳丽三千的事实,以及仁宗正当年少,做为男人“食色性也”的本性。尽管郭皇后在仁宗面前也有温柔、可人的一面,但怎奈仁宗为当初没能立张氏为后一直心存芥蒂,任凭郭氏怎样在自己面前表现,仁宗还是和她很少亲近。

    或许是红颜自古多薄命?要么,就是一件再也不会为世人所知的宫纬秘案?仁宗宠爱的才人张氏入宫仅仅两年便香消玉郧,一命归西。这让17岁的情种宋仁宗倍尝生离死别之痛,就在张氏临死前5天,将她进封为“美人”,总算给了这位心爱女人身份上的一点补偿。

    食色性也。如果说在刚毅、冷峻的刘太后垂帘时期,仁宗对男女之间的鱼水之欢还有所克制的话,那么,现在没有了刘太后的帝国大内后宫一个最显著变化,就是被压抑太久的小皇帝,现在,仁宗身边就有两个最受宠的女人:尚氏和扬氏。

    如果郭皇后有自知之明,在没有了刘太后这座靠山之后能一改往昔悍妒性情,对仁宗的放纵稍加宽容;或者尚、扬二美人懂得检点自爱,不去仗着仁宗宠爱挑衅皇后的尊严;再或者,做为首相的吕夷简大肚能容,多一点宰相的气度,不去挟嫌报复、推波助澜(暂且先这么说着),那么大宋帝国这场搅的朝堂纷然的废后闹剧或许不会发生。但我们所有这些“如果”,都不过是一种理性的推测,而只能存之于历史的虚无之中。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