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做为首辅大臣,吕夷简把什么事情都替仁宗想到了,根本不用仁宗费什么心神,如此忠诚为国、又堪能为天子分忧的辅弼之臣,仁宗皇帝又怎么能不倚为股肱?

    重用!对吕宰相一定要重用!

    宋仁宗和首相吕夷简商量着需要清洗的人员名单。

    四月十八日,也就是范仲淹进京那一天,清洗首先从内宫、内戚开始。仁宗皇帝下诏:刘太后姻亲、景灵宫使、泰宁节度使、同平章事钱惟演,出判河南府(今洛阳)。

    两天后,四月二十一日,刘太后生前宠信的内侍江德明、罗宗勋等被贬黜出京。

    至于中央内阁大员,尽管宋仁宗已经明白自己在生母李宸妃事情上对大娘娘有所误会(吕夷简不敢把自己劝刘太后礼葬李宸妃的事情告诉仁宗,那样一场血腥清算仍不能避免),但这位年青皇帝对大臣们依附刘太后的行径仍然难以释怀,他不能容忍那些太后党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再晃来晃去。

    内阁大臣中,枢密使张耆最得刘太后信任。张耆虽不是无能之辈,但他受刘太后宠信的原因,却不是因为他有才能,而是在于当年刘太后被太宗皇帝斥逐出宫后,一直就在张耆家里住着,张耆当年对落难的刘太后照顾的无微不至,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张耆在刘太后眼中高人一等。张耆必须清除出中央。

    枢密副使夏竦,虽然此人当过仁宗的老师,但夏竦进内阁却是靠走内宫宦官张怀德的路子,这种靠内谒当权的人也不能留。

    还有参知政事晏殊,虽然人还算忠直,当年又陪自己读过书,但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自己生母李宸妃的事情上睁着两眼说瞎话,在撰写母亲墓志铭时胡乱写什么“只生一女,早卒,无子。”丫的晏殊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不过,陪太子读书的旧情还是得稍念一点,就让他到离京城近点儿的地方当官吧。

    然而,仁宗皇帝对晏殊的处置,吕夷简却不大赞同。

    晏殊,江西人,和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不仅是同乡,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也是他的门生(一说韩琦也出自其门下)。这是一个在北宋词坛上占有一定位置的人物(一说婉约派宗师就是晏殊),晏殊4岁能文,7岁能诗,被誉为“神童”,14岁就进入仕途,但不是考中进士的,而是通过举荐被朝廷赐同进士出身。后来仁宗出生,晏殊被选为太子伴读。晏殊此人为官清正,任何时候都是中间派,说白了,就是明哲保身,这一点,欧阳修在为他撰写的墓志铭里直言不诲,说他“富贵优游五十载,始终明哲保全身”。晏殊的处世之道某些方面和吕夷简极为相似,或许这也是吕夷简理解晏殊苦衷,不赞同处分晏殊的原因之一,由此也可看出,吕夷简做为朝廷首辅,并不象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总是毫无原则的阿谀媚上,否则他也不会被后世称为一代名相。

    吕夷简不赞成清除晏殊,愤怒的仁宗皇帝于是使出杀手锏,找出晏殊当初为李宸妃写的墓志铭,愤然表示:这可是朕的亲生母亲,晏殊时为先帝侍从,这事难道他会不知道?却胡乱写什么无子,只生一女,还没活下来,这不扯蛋嘛!他啥意思(另有一说:庆历年间宋仁宗实行新政,支持新政的苏舜钦等人被贬,苏的朋友们希望晏殊出面帮助苏,晏殊不干,苏的朋友于是上书仁宗,翻出晏殊为李妃撰写墓志铭的事攻击晏殊)?!

    吕夷简和仁宗皇帝商定了内阁清洗名单。然而,老谋深算的吕大政治家智者千虑,却忽略了宋仁宗是一个优柔寡断、耳朵根软、缺乏主见的皇帝,吕宰相很快就要为自己的疏忽付出代价。

    也许是仁宗龙登大宝,太过得意忘形?要么就是年轻的小皇帝想借清除太后余党之威,给曾经仗着刘太后支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