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8.盟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话,战败了是该投降,这点没毛病。北迁,他们逐水草而居,不比中原人安土重迁。北迁对他们也不难。就是上贡,有点难度……

    偏生对方又不要牛羊……

    谈判这种事情,肯定是能商量的。更何况,他们王子又在对方手上,不能不就范。

    这次谈判并未进行太长时间,花里该将军原就长于军事,短于政治,口才上比不得崔先生,他又顾着王子的安危,只能含糊告诉崔先生等人,他需要修书一封禀报大君。

    这等事,他自己是做不得主的。

    崔先生与高将军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大君翻来覆去认真看了花里该将军的信,觉得尚能接受,就命人告诉花里该将军:“可以接受。”

    花里该得了准信,立马回复大齐,愿意接受。

    而那边莫勒王子被俘后,还在思索着能不能想法子逃出去。他努力了好几日,也没能成功,竟然又听说花里该早就递了降书,还答应了大齐的条件。

    莫勒王子叹一口气,也不知花里该是为了他还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但事已至此,他也没法子,是不是?

    腊月初八,天气尚好,大齐的军营里做了应景的“腊八粥”。

    就在这一日,莫勒王子重获了自由。大齐与夷狄签订了六条合约。因为在一里镇外的一里亭签订,后又称作一里之盟。

    莫勒王子同花里该将军率众撤兵回还。这些日子的经历对他而言,就像是一个梦一般。——但是,绝对是噩梦。

    谢凌云埋头钻研了好几日,又自己练习了好几日,才给镇北侯、高将军一众将领演示。

    这是她结合那位师兄的家传本事以及自己亲眼所见的夷狄军队而改出来的。她刚一演示,镇北侯等人就啧啧称赞,称这是制敌妙招。

    谢凌云停下动作后,轻轻叹一口气,心想,其实还是大齐与夷狄交战次数不多。若真是常常厮杀对敌,大齐人聪明,只要肯钻研,自己肯定也能研究出制敌招数来。

    ——当然,战事殃及百姓,还是越少越好。大齐的士兵如果真厉害了,纵然夷狄骁勇善战,大齐也不怕的。

    所以说,还得要自己的军队本事强。

    原本战事结束,谢凌云该同纪恒一道班师回朝的。只是她要教导边关将士功夫,就只能留下来。

    纪恒对此无异议,他修书一封给父亲,讲明情况,愿意等她数日,一道返回。

    当初莫勒王子被捉,纪恒的第一封奏折已经八百里加急送回了京城。

    皇帝听说活捉莫勒王子,龙颜大悦,将奏折当众念了出来。

    朝堂上的大臣,待听到“太子妃生擒莫勒”时,无不瞠目结舌,以为自己听错了。

    皇帝也愣了一愣,谁?太子妃生擒莫勒?

    阿芸有这个本事,他并不吃惊,而且他知道阿芸私自离京去了边关。他吃惊的是,纪恒竟然把这给写进了奏折里。而他就这么念了出来。

    太子妃离京后,他这个做父皇的,辛辛苦苦瞒着,只说太子妃心怀社稷,顾念太子安慰,在宫中设了小佛堂祈福,不见任何外客。

    这俩人倒好,做都做了,竟然还直接写进了奏折里。——当然,也许这不怪他们。可能他们先前没想到他会当众念出来。

    还能怎么样呢?念都念出来了,只能替他们兜着了。

    皇帝面色不改,扫了一眼殿下的臣子,沉声道:“众卿有所不知,太子妃谢氏于祈福之际,有幸梦到九天玄女娘娘。娘娘看其心诚,遂传她十八般武艺,要她卫我大齐,匡扶东宫,并告诉他,东宫可能有难……”

    殿下的大臣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明知道皇帝说的八成不是真的,可也无一人敢出声反驳。

    在皇帝的口中,这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太子妃谢氏梦中得神仙传授武艺,又知道太子有难,就不远千里赶去边关,生擒莫勒,相助太子……

    真是太子之幸,大齐之幸啊。

    虽然有人心里也想过种种不妥之处,但是一则生擒敌国王子这样的功勋实在吓人,二则皇帝的态度非常明确,没人傻乎乎地去说一些皇上不想听的话。

    皇帝慨叹良久,夸太子妃是巾帼女杰,远胜须眉浊物。

    朝堂中的大臣们谁又敢说半个不字,只能附和“太子妃巾帼女杰,是大齐之幸。”

    ——不过,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不是吗?前朝几乎覆灭于夷狄之手,今朝百十年不曾与夷狄交战。而太子妃一介女流,竟能生擒敌国王子,称一声巾帼女杰,并不过分。

    皇帝又扫视了诸位大臣一眼,暗暗满意,又开口道:“传朕旨意,太子妃谢氏此番立下大功,赏黄金万两。”

    想了一想,他又下一道旨意,封赏谢芸的父母。

    连下两道旨意,连皇帝自己都佩服自己的胸襟。阿芸私自出宫,他还这般护着他们。当然,阿芸的确也争气。

    又几日,夷狄的降书便递了过来。一里之盟的内容也摆放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心里激动,差点掉下泪来。他之前从没想过,他在位期间,大齐可以战胜夷狄。他盯着降书,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降书的内容他几乎都能背下来。

    至于一里之盟,更是教他惊喜。

    在皇帝看来,对他,对大齐,这场战争胜利的意义,远胜过其带来的表面后果。这是大齐对敌的胜利,是扬眉吐气,将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皇帝高兴的后果,就是在朝堂上,又将太子以及太子妃好好夸赞了一番。——皇帝夸赞太子,群臣已经习惯,但是这般夸太子妃,还挺少见的。

    不少稍微古板些的大臣,对皇帝如此推崇一个女子心里不大认同。但是他们又不能公然反驳,毕竟太子妃生擒莫勒,直接导致了夷狄的投降。这功勋,不是一句“首功”就能形容的。

    而忠靖侯府谢律夫妇最初忐忑不安,担忧不已,皇帝的赏赐都没能教他们开心起来。尤其是薛氏,唯恐影响阿芸的名声,担心阿芸会因此被人口诛笔伐。

    历来后妃要守妇德,更不能参与政事。阿芸做了男子所不能做的事情,她担心会有人以此做筏子,对付阿芸。

    后来或许是皇帝的态度太过明确,坚定不移地支持阿芸,其余人等无人敢造次,薛氏才勉强放了心。

    她心里不住地感叹,阿芸也真是,这孩子真不听话,哪有一个女子,巴巴地跑到边关去的?那是什么地方?军营里都是什么人?太子宠着她,皇帝竟也纵着她。

    还好她是立了大功,别人不敢置喙。薛氏想想,后怕不已。

    不成想,她的小儿子谢怀让却道:“娘,孩儿长大了,也要向姐姐那样。”

    “哪样?”

    “杀敌人,护百姓。”谢怀让回答,多威风。现下外面都传遍了,到处都说他姐姐是九天玄女的徒弟,是神仙下凡,就是来守护大齐的。姐姐教过他一点功夫,他岂不是也算是神仙的徒孙?

    那他将来肯定也能做威风凛凛大将军。姐姐抓王子,他将来要努力抓个大君。

    薛氏唬了一跳,嗔道:“你还小呢,说这些太早了。”

    她虽然这样说,可心里确实是有些不安。让儿年纪不大,力气却不小。于读书一道,虽然不算笨,但也不及谢怀礼聪明。莫非真是要走学武的路子?

    还是算了吧,老老实实读书多好。

    她想,好在孩子还小,以后还能慢慢教。怀让可以学点武艺,但是他将来绝不能做武将。

    京城里的种种说法,谢凌云并不清楚。她在边关教将士功夫,耐心负责。

    她教导武艺时,话也不多,但因为有真才实学,军中人人敬服,不因她是女子而轻视,也不因她是太子妃而过分谄媚。

    大家都知道太子妃是要回京的,认真学习,不敢有丝毫怠慢。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