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间将数人斩落马下,其余朱军骑兵被董清的威势震慑,吓得立马散开,董清于是顺利跳出包围。
郭兴、郭英见董清逃脱,正要带兵去追,这时,徐达却是下令将他们喝止住,朱元璋见得,心中不解,当即略带怒气地喝问向徐达。
徐达也不生气,心平气和地答道:“上位,董清单骑前来,其中必是有诈,贸然追击恐怕讨不了好,当务之急,应该是早些赶到滁州城下,将邓愈击退,与滁州守军汇合!”
朱元璋听言,怒火稍稍褪去,即令大军火速望滁州城赶去,路途中,每每遇到险要路口,徐达必会安排斥候仔细打探。
而在朱军赶路的同时,李恪则在朱军的必经之地查探地形,期间,李恪看见一座木桥,于是策马到桥边,绕河看了一遍,看到关键处,李恪双眼频频发亮,好似已有定策。
等李恪回到寨中时,董清也已赶回,董清将战况一一说给李恪听,李恪听后,心中大定,当即命亲卫召集众将于帐前听令,只听李恪威严吩咐道:“三里外有一木桥名为清远桥,桥边两岸杂草丛生,芦苇密布,可以埋伏兵马,即时,擒虎将军引五百长枪手埋伏在道旁左侧,单刺朱军骑兵马上人,宏远(张岐,字宏远)都尉引五百刀手埋伏在道旁右侧,单砍朱军骑兵的马腿!”
“等我将朱军引诱过桥,明泽(祁洪,字明泽)都尉则带人将清远桥拆断,济真(韩猛,字济真)校尉则陈兵于桥头东侧,虚张声势,使朱军心怀忌惮,不敢望东走,只好退往南面,即时敌军中计,再如此如此......”
李恪吩咐完毕,董清眉头微皱道:“云起军师乃大帅智囊,怎能以身犯险,如果出了意外,让我如何向大帅交代?不如换我去诱敌?”
李恪闻言,灿然一笑道:“擒虎将军无需多虑,前番擒虎将军大显神威,朱军必定心存忌惮,而那朱元璋近来顺风顺水,难免目中无人,我正好以此为诱饵,先败朱军一阵!”
董清听罢,也觉得李恪说得有道理,当下点了点头,不再多劝,李恪调遣安排定下,各将依令前去准备。
到了第二天,有斥候赶来禀报,言朱军大部人马正往营寨赶来,李恪听后,当即引寨内兵马前去迎击。
却说,朱军一路突进,朱元璋依照徐达的建议,将大军分为前后队,他与徐达领军为前队,郭兴、郭英领军为后队,声势浩大地扑杀向破虏军营寨。
面对煞气腾腾杀来的朱军,李恪率领一队兵甲不齐,阵型凌乱的兵马越过清远桥,当头拦在朱军行进的路上。
李恪骑一匹雪色白马,两边百余骑兵簇拥,徐徐向前,拔出腰间宝剑,朗声向朱元璋喝道:“朱元璋,你不过是穷和尚出身,幸得郭子兴大帅赏识收为义子,才得以称威享福,你不思秉承郭大帅大志讨伐鞑子,是为不孝!你为汉人,却与鞑子勾结,是为不忠!你我两军同为义军,你却为一己之私,攻打友军,强夺友军疆土,是为不义!朱元璋,你不孝不忠不义,枉为人主,岂有不败之理,你速速退兵,莫让我出手将你大败,到时追悔莫及!”
李恪言词犀利如剑,言出连珠,骂得朱元璋胸口起伏不停,枭目杀意暴涌,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