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水浇地就有五百亩,其余的虽然离河有些远,但好歹能将就分点水,所以产粮一向很高!”
南汉承袭唐制,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而李嘉推行的十户为保,十保为里,五里为甲的政策,只在兴王府推行,其余各州依旧是老样子。
一行人装作收粮的粮商,赶着几辆骡车,由于道路不平,所以速度颇为缓慢。
胡宾王瞧着这一片收割完毕的稻田,闻着这稻谷的香味,不由得有些陶醉,一路上经过的商贩不少,衣衫褴褛的平民更是不少,但都投以好奇的目光,还有点敬意。
看了看自己的衣服,他又看看属吏,笑了笑,一群官吏哪怕穿着平常的衣物,自然显得不伦不类,颇为奇怪。
“这上好的五百亩临河地,都属于这李里长,村中最上好的房子,就是他家的!”
“这两千亩的地,是哪一年的记载的?”胡宾王笑似笑非笑,扭头问道。
“乾和三年记载的,也不算太远!”老赵嘿嘿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乾和三年,如今却是大宝二年,过去十五年了,这田地丁口还未变样!”
摇了摇头,胡宾王对于这些官吏,确实观感欠缺,多年未曾编户,不知为朝廷流失了多少丁口赋税,而这些流失的,都被地方士绅官吏给窃取了。
“这不算什么,听我大父(祖父)说,前唐时,百来年未登记了,这也不算太久!”
闻言,胡宾王平息了心中的不岔,来到了这座村中的打谷地,一袋袋晾干晒好的稻谷,堆积如山,一群人正不断地称量着。
“起,起——”巨大的秤杆胳膊粗,秤砣人头大,四个壮汉分列两头,钩子勾起一筐稻谷,随着一个老汉的声音,在两个衙役都监督下,开始起身称重。
“李大头,家十亩下田,应缴纳十斗,或三百钱,加使牛钱,农具钱,丁口钱,差役钱等,共一石八斗,或五百四十钱,哦,交粮啊,咦——少了一斗,李大头家的,再加一斗!”
穿着绸缎的老头望了一眼秤杆,直接对着旁边紧张的壮汉说道。
“甲长,这,家里称好了,还多了半斗呢!”李大头抱怨了几句,偷偷瞧了一眼那满脸凶神恶煞的衙役,只能将准备好的粮食,又朝着框子里加了一斗。
“这就合适了!”李里长瞪大眼珠子,说道:“这秤是顶好的,休要乱语。”
“接下来,李大嘴家……”
李里长虽然年岁大了,但口齿依旧伶俐,记忆也好,每家都记的,待时间过半时,两个衙役也不管了,就带着一些白役,拉着驴车,带着两百多石的粮食就走了,夏税已经齐了。
由于驴车不够,里长还派家里的仆人带着牛车去送。
于是,在粮商们,以及村民们的围观下,李里长又继续算账收税,胡宾王也围观了一阵子,这田地岂止两千亩,户口岂止两百,三百都不止。
不用说,接下来的夏税,都被平分了,村民们哪怕知道,也只能听从。
直到这时,胡宾王才知道,编户齐民才是目前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