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聂等人回头朝着门口望去。
不多时,便看到一个身着淡绿衣裙、身形庞硕的女子走了进来。
那女子手上还拿着一个人形面具,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
未见其人,便闻其声。
盖聂、卫庄看到这女人,倒也没什么多余的表情。
荆天明躲在盖聂身后,瞪着大眼睛道:“这位大妈……好健壮。”
只见那胖女人从众人的身前一阵风似的飘过。
卫庄挑眉道:“名家,公孙玲珑。”
“乃是公孙龙之后,是能言善辩的名家继承人。”
盖聂道:“先生这次邀请百家之人前来咸阳太玄学宫,到底是所为何事呢?”
盖聂话音刚落。
门外又走进来几个人。
只听得荆天明大喊一声,从盖聂的身后走了出来,朝着一旁奔去,与一个人影撞到了一起。
“少羽!”
“真的是你!”
“好久不见了!”
荆天明一脸兴奋的看着项少羽。
原来,这刚刚进门的几人正是范增、项梁、项少羽。
项少羽朝着荆天明笑道:“小子,好久不见,力气可真是变大了不小。”
荆天明哈哈一笑,道:“那是当然,我现在可厉害了!”
项少羽道:“哦?有多厉害?”
“大哥我可要好好领教领教!”
荆天明一脸神气,环抱着双臂,道:“往后,我才是大哥。”
这时,门外传来一个淡淡的声音。
“天明,你又吹牛了。”
荆天明听到这个声音,当即一愣。
他有些不敢相信的朝着门口望去。
只见门口有两道人影走了进来。
“月儿……”
“真的是你吗?月儿?”
门口处,端庄大方的东君牵着高月的手走了进来。
高月朝着荆天明浅浅一笑,道:“天明,少羽,好久不见。”
“真的是你!”
“真的是你,月儿。”
荆天明一溜烟的朝着高月冲了过来,围着高月手舞足蹈的跳了起来。
东君朝着门前的盖聂、卫庄、范增、项梁等人微微颔首,和一旁的高月说道:“月儿,娘在学宫里等你。”
说着,东君轻移莲步,步步生莲,化作一道道幻影朝着学宫之中行去。
盖聂和卫庄看着东君的背影,相顾无言。
不多时,盖聂说道:“走吧,我们也该进去了。”
说着,盖聂和卫庄并肩而入。
端木蓉朝着高月和荆天明说道:“月儿,天明,该进去了。”
荆天明回道:“知道了,蓉姐姐。”
范增和项梁紧随其后,也朝着里面行去了。
荆天明、高月和项少羽走在最后。
荆天明叽叽喳喳的朝着高月询问着他们分开之后的事情。
待一群人走的远了。
有一人缓缓走进门来。
那是一个枯瘦老者,他看着端木蓉远去的身形,微微一叹,然后,也大步走了进去。
……
太玄学宫之中,士子们正手捧卷宗匆匆来往于一座座庭院之间,偌大学宫显然弥漫着一种肃穆的气息。
兰池畔的柳林,热风拂动。
摇曳的柳林,碧蓝的湖水,让太玄学宫多了几分别的地方没有的书卷气息。
明法馆、六论馆、八览馆、十二季馆、天斟堂。
一大片一大片的庭院,组成了太学学宫。
天斟堂,柳林深处的庭院之中。
一座木楼前。
叶千秋端坐前方,正在闭目养神。
就在这时,逍遥子小跑着来到叶千秋的身旁,低声道:“掌门,人都差不多到了。”
叶千秋微微颔首,睁开了双眼。
只见前方柳林的边缘山坡下。
张良已经大步而来。
张良走入谷地当中,朝着叶千秋微微一拱手,道:“国师。”
叶千秋笑道:“子房来了,自己找地方坐。”
张良也不多言,朝着一旁的草席上坐下。
紧接着,公孙玲珑也到了,朝着叶千秋笑着欠身道:“玲珑见过国师大人。”
叶千秋微微颔首,示意让公孙玲珑也坐下。
公孙玲珑往张良附近一坐,满脸欢喜。
“张良先生,你走的好快哦……”
张良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这时,东君也款步而来。
卫庄、盖聂、范增、项梁等人很快都到了。
叶千秋抬手让众人落座。
人还在陆陆续续的往进走着。
端木蓉刚刚坐下不久,便看到了一个枯瘦老者走了进来。
当她看到那枯瘦老者之时,忍不住立马站了起来,有些失神的说道。
“徐夫子!”
“你还活着?”
枯瘦老者朝着端木蓉微微颔首,上前和叶千秋躬身拱手道:“徐七拜见国师大人。”
叶千秋点了点头,道:“找地方坐吧。”
那边,端木蓉一脸疑惑的看着枯瘦老者。
这枯瘦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墨家统领之一,人称“剑之尊者”的铸剑大师徐夫子。
端木蓉很是疑惑。
她一直以为徐夫子是和高渐离那些墨家统领一样,葬身在了蜃楼。
但,没想到徐夫子居然还活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此时,只见那林外,又有人走了进来。
却是韩非扶着楚南公到了。
楚南公人还未到,声音便已经传了过来。
只听得他哈哈大笑道:“掌门,今日果真是盛事。”
韩非依旧带着人皮面具,当张良看到韩非之时,登时有些高兴的站起身来。
韩非和楚南公上前和叶千秋见了礼,然后坐在了一旁。
此时,只听得叶千秋朗声道:“诸位,我召集大家前来咸阳,前来太玄学宫,只为一件事。”
“那就是成立百家学宫之事。”
“在座的诸位,皆是各家各派的代表人物。”
“几百年来,诸子百家虽各行其道,但追根溯源都继承了太公绝学,故各学说间亦有相通之处。”
“如今天下一统,民生安定,天下百姓都不希望世上再有战乱生起。”
“诸子百家争鸣的辉煌时代已经远去,但诸位身为各家各派的代表,理当将各家的理念给传承下去。”
“一个时代结束,自然会开启另一个时代。”
“我邀大家前来,便是希望诸位能为百家学宫的建立出一份力。”
“发扬各家各派的长处,将各家的优良传统给弘扬继承下去。”
“新皇继位之后,招贤纳士,推行仁德新政,诸位都是心怀天下之人,也该为天下生民尽一份力。”
“诸位可在太玄学宫之中出任祭酒一职,教授学子,整理编纂各家典籍。”
“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范增开口道:“太玄先生相邀,我等自然是有兴趣的,不然也不会欣然前来咸阳赴约。”
“只是有一件事,范某不太明白。”
叶千秋道:“何事?”
范增道:“新皇素有仁德之名,但不知太玄先生要改太玄学宫为百家学宫,可否经过了新皇的准许?”
叶千秋笑道:“那是自然。”
“二世皇帝,心怀天下,能容常人所不能容,过往的一切,就让它烟消云散吧。”
范增闻言,微微颔首,道:“天下思安,若二世皇帝真如太玄先生所言一般,那倒是天下百姓之福。”
叶千秋淡淡一笑,自从扶苏继位之后。
扶苏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新政开始推行,天下各处的百姓都松了一大口气。
六国遗族想要造反,都没了口实。
再加上先前叶千秋对六国遗族进行的一系列打击,着实是吓坏了一大帮人。
农家势力大减,农家弟子虽然众多,但自从桑海一战再加上胜七带着三千农家精锐弟子入咸阳造反失败。
农家便已经是一蹶不振。
虽然还有朱家、刘季这帮人维持着。
但天下已经没有了造反的土壤。
农家弟子纷纷归田种地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范增、项梁他们此次愿意前来咸阳的原因。
单单凭借他们一些楚国旧部的力量,根本难以掀起反秦的风潮。
扶苏作为大秦帝国的二世皇帝,推行的仁德新政,可谓是把天下百姓的心给稳住了。
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人心思安呐,只要能安稳的活下去,有谁想提着脑袋去拼命。
天下一统已经十年了。
十年风雨,大秦帝国也在动荡之中,渐渐走向了真正的大一统王朝。
始皇帝嬴政在位之时,将六国的许多人都移民到了关中腹地。
十年时间,安稳的生活,早已经让大多数六国民众的心不再向着故国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