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陆仁炳也看上那块地盘了。虽说现在那地方的油井归米国人,但是也没说地方就全卖给米国人了。
只要你有本事再打出油井,又有本事弄出油,还能守的住,那那口井就是你的。
那边的油井深度不是特别深,运气好的话,八九十米到一百多米的样子就可以出油。之前霓虹人和当地士绅也出钱很是钻了几口井,结果都是不出油,于是有人断定那个地方资源有限,地质状况不会孕育大油田。
所以最近才少有人再去投钱打井。
而陆仁炳恰恰知道几口后世产量比较高的油井所在。为了那点油,民国地方已经拨款修了几次路,但那个地方交通不太方便。但正是如此,那里的军阀势力也比较弱,陆仁炳决定出兵盘踞那里,弄几口井出来。
他这边发展太缺油。没有油,炼擦枪油都要进口怎么搞。虽说到别人的地盘抢食容易遭人恨,但是陆仁炳现在还真的不惧,他可是刚跟陕督放过对的人,只要他不过分,相信当地势力会卖他这个中将一个面子的。
于先生是办学达人,所以他对陆仁炳办的女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于他在部队里开展的识字运动也是颇为赞赏,认为识字的士兵更懂得为国尽忠。
参观之后,老先生就离开了陕地,去沪上开办沪海大学了。
终于结束了纷纷扰扰,陆仁炳可以安心的静下来种田了。
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六县之地外的打打杀杀再与陆仁炳无关,至于说杨老虎发过来合击老冯的倡议,陆仁炳是理也没理,孙先生跟他有交情,他何苦去抱人家腿。
仔细思考了一下于老先生的建议,再结合一下陆仁炳当下的实际情况,陆仁炳觉得自己的胆子可以再大一点。把一些轻工企业,可以放在山区之外,既可以充分利用人力扩大规模,也可以更靠近消费市场。山里实在是局限性太大了。
各县士绅对于陆仁炳的这种思路转变当然举双手赞成。因为陆仁炳说了这些厂矿都允许他们参股。好处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东西。
陆仁炳手里的资本有限,就只能尽可能的吸收社会资本了。于是糖厂,日化厂,药厂,面粉加工厂,洋灰厂,造纸厂,印刷厂,机械制造厂,酸碱厂等厂子就都迁出了深山。钢铁厂,炼焦厂,也在山外建立了分厂。
陆仁炳还开发了十几个矿口,有煤有铁,有钼,有金,有银,还有铅。这些矿口接受社会投资,面向整个陕省招股。
金钱的驱动力是强大的,因为是已经有产品的成熟工厂,所以消息传来,四方云动,连老冯都派人来给陆仁炳送钱。
各地还有来洽谈让陆仁炳去他们当地设厂的客商。老冯都想着陆仁炳能把厂子弄到长安去,他可是眼红的很,许诺只要陆仁炳肯过去,就给他个总巡抚干。
陆仁炳才不上他的当,这个老冯的节操可是低的很,是有名的倒戈将军,说翻脸就翻脸,咱可不去赌他的人品。入股可以搬迁免谈,或许以后规模大了,根基深了倒是有可能。
陆仁炳的工厂,优先安排民兵就业,同时也吸引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