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牢之说完转身对之前到的高雅之说:“雅之,你之前对刘参军想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今后你同无忌、敬宣一样也要向刘参军及帐中的几位老将多讨教讨教。”
高雅之刚才已跟我见过礼了。这时候又重新施了一礼。
“雅之是我女婿,也是谢琰的司马高素之子。”刘牢之向我介绍,“当年征讨王恭时他才开始领兵,与刘敬宣一道当先锋官。虽然说也顽钝得很,但目前已独领一军,成了真正的将军了。”
我跟高雅之再次客套了一番。
以军职而论,我是征北参军、营军都督,但从军衔而言,我只是一名校尉。高雅之的军职不高,但军衔却比我高。刘牢之言者无心,作为听者我却略有些惭愧。
“刘将军,先议事吧。”何无忌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解围,上前提醒刘牢之不要光在那里寒暄。
“好,我等先议事。这几日我军攻城,并没有任何进展。我想原因各位也清楚。在不断受到增援贼兵的骚挠时,到目前都未能展开有效的攻城战。与其四面受敌,倒不如分兵驻守北方海道与四方陆路,以阻住贼兵增援之军。肃清会稽周边,隔断贼军,使攻城战得以顺利展开。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桓不才首先提出异议:“如此分兵,那么我军攻城之力量岂不是会削弱?”
我解释说:“围城,本就是对兵力最大的消耗。所谓‘十则围之’。围一人要耗十人之力。如果像目前这样,在围城之时又要不断应付城外增援的敌军,那么我方的兵力根本不够。别说十倍兵力于敌了,当前敌军的人数比我军可多得多。”
何无忌插话说:“嗯。与其说是我军围城,倒不如说是贼军在围困我们。”
“正是如此,看似我军围城,其实是我四支军队被城内、城外的贼兵夹在当中。往内攻不进,往外打不散。如此一来,倘若日子久了,我军尚未破城,孙恩就用人海战术将我等全歼了。”
我看到有几位在点头,接着说:“分兵,的确是减弱了我攻城的实力。但是假如分兵可以令攻城之军全力攻城而不受干挠,反而是对攻城力量的加强。况且,只要将领指挥得当,分出去驻守关隘的兵也可以起到以一挡十之功。我们拒敌于围外,歼敌于围内,岂不是比目前这样陷入僵局要好得多?”
“那么,依刘参军之见,应当如何分法?”高雅之问。
“以我之愚见有两种方式可供参考:一,每军各分出一军驻于会稽城五十里外,筑成防线,以阻止援军入围;二,由一军专职攻城,另三军则构筑防线。”
孙无终听了说:“前者一军分而为二,指挥调动不利。倒不如后者。”
桓不才也说:“孙将军说得是,瞻前顾后终归还会像现在这般难有进展。不如各司其职更佳。”
余下之人也都同意。
刘牢之见大家意见统一,就问:“不知你们三位哪位愿意攻城?”
桓不才、孙无终没有回答。高雅之是刘牢之的女婿,他唯刘牢之马首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