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方的战事不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在此暂且不提,我们再回头来看看朱温的处境到底如何了。
朱温在夏阳城被围困了一个多月,见援军迟迟未到,心中也担心同州的情况,毕竟同州所剩的人马不多,虽然有徐怀玉带领的五千人马押着三千俘虏和两百余车粮草事先回同州,可朱温还是有些不放心。幸亏王重荣、杨复光和王铎的人马一直处于朱温的望远镜的监视之下,并没有大批的人手离去,这让朱温心安了不少。
其实王铎也跟王重荣商议了几次,说想放弃对夏阳的围攻,而转攻合阳、同州,这样朱温就一定会自己出来救援合阳或者是同州,特别是同州,朱温定然不会弃同州而不顾。
可王重荣却说好不容易把朱温困在了小小的夏阳城,如果把他放出来无异于放虎归山,王重荣道:“如果我们打同州,而朱温却乘机逃回长安,即便我们能打下同州,如何向死难的兄弟交代?”
杨复光也道:“朱温此人文武双全,智计百出,无论攻城、守城、还是野战,都往往出人意表,如果能为我所用,定然是大唐之福,不过可惜的是他是黄巢的亲传弟子,恐怕很难招安。”
王重荣气愤的道:“现在监军大人还想着招安?难道你忘了你他杀了多少你从淮西带来的大好儿郎?此人诡计多端,防不胜防,如果不趁现在把他困死在夏阳,恐怕以后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你不想替你战死的淮西精兵报仇,我还想替我们河中的健儿雪恨呢!”
杨复光叹道:“正因为他的善战和机智,是以我才起了爱才之心,正所谓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如果能把他收为己用,对你我,对大唐都有莫大的益处。如果加以重用的话,凭他的机智武功、文韬武略,甚至中性大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铎皱眉道:“监军大人说的虽然在理,可很显然这朱温是一个冥顽不灵的角色,想招安恐怕人家根本不领情。”
杨复光微笑道:“想让他投靠我们大唐并不一定要从他这里下手。”
王铎见杨复光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知道他已经有了妙计,道:“监军大人就不要卖关子了,有什么妙计先说来听听。”
杨复光不紧不慢的道:“据我所知,这朱温虽然替伪齐屡建奇功,很得黄巢重用,却一向遭尚让、孟楷的排挤,尚让、孟楷二人都是伪齐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是跟随黄巢十余年的老悍匪,黄巢没有起事的时候就跟他们又过命的交情。这跟黄巢不过短短四年多时间,却在黄巢之前出尽了风头,尚让、孟楷表面上不说,可他们一直暗地里排挤朱温,如若不然,以朱温的功绩,现在恐怕应该坐镇长安才对,怎么可能被安排在同州这样的外围?”
王铎也是聪明人,一点就透,他双眼一亮,道:“杨公公的意思是利用尚让、孟楷二人对朱温的不满,让他们来对付朱温?可尚让、孟楷又不是傻子,在这种时候如何会自毁长城?”
杨复光依然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道:“我们可以派人伪装成百姓,让他们在长安附近散布谣言,就说朱温已经投靠了大唐,被我们大唐任命为同华节度使。即便他们不信,以尚让和孟楷二人的性子一定会派人监视同州的动向,他们本就不和,他们派去的人定然都是各自的心腹,定然对朱温也没有什么好脸色看,甚至会对同州各城的战局指指点点,干预同州的军政。”
王铎一拍手,道:“果然妙计,如此一来朱温心里定然大为生气,他在前方血战,却被人在后边拖后腿,一气之下就可能杀了这个孟楷或者尚让的心腹。如此一来,尚让和孟楷就会诬告朱温谋反,朱温就没有了回头路了,腹背受敌之下,我们再给他高官厚禄,不愁他不倒向我们这边。呵呵,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本帅佩服之至。”
中秋刚过,北方的战场却没有一点点节日的气氛,包括长安城中也没有什么人有心思去关心这些节日的问题,连饭都吃不上了,还过什么节?现在就连大明宫中黄巢的膳食也变的非常的简单,宫内的粮食开销已经降到了最低的程度,可见其他地方的粮食供应是什么样子。
黄颖独自一人登上蓬莱山,映入眼底的尽是恢宏别致的亭台楼阁,她想起了跟他在一起过的第一个中秋,那时他吟了一首词,她至今还清楚的记得那首词的内容,特别是最后几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