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顿军备的同时,俞大猷又放出了探子装扮成渔民,时刻监视着两股倭寇的举动。
林道乾刚出海的时候,俞大猷便就收到了线报。
“依着将军的吩咐。”探子立刻回道,“沿海各村庄的百姓早就把粮食藏进了山里,山里树木茂盛,想是倭寇也不敢贸然进入。”
多山的地形,此时倒是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庇护所,行了莫大的方便。
“上岸的倭寇数目众多,小的不敢靠近。”探子继续说道,“只在山头上看了一会儿,没见着打杀的场面。一路回来的时候,小的又通报了沿途的村庄。”
“嗯。”俞大猷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立刻挥了下手,“再探。”
“将军。”一名副将想扶着俞大猷坐下,却被俞大猷推到了一边。
“将军,我等在这里守株待兔,那只兔子可是会乖乖的送上门来?”副将小心翼翼的问道。
“呵呵。”俞大猷不急不忙的笑了一声,看了身边的众人一眼,“这里是进诏安县城的必经之路。他林道乾若是想进县城,必定要打这里经过。”
“那若是倭寇不进县城呢?”副将仍是有些不无担忧的问道。
“这几个月来,这两股倭寇都龟缩在岛上。”俞大猷略皱了下眉头,“若是我等估算不错的话,岛上的粮草当已是消耗怠尽。”
“海边的几个村子,都已经把粮食藏进了山里。”俞大猷继续说道,“倭寇抢不够足够过冬的粮食,必定要打县城的主意。他们这一番举动,已是惊动了潮州和漳州两府,他们若是要退回去重选地方,只怕更是难以得逞。况且,我等一路轻装简行,又在汕头设下阵势,倭寇绝想不到我等会到了这里。”
诏安,南陂村。
继山南村之后,林道乾一行一路上已是洗劫了三四个村子。
“娘的。”一个小头目把一袋面粉重重的抛到了板车上头,“这都是第四个村子了,得手的粮食却连十石都不到,真他妈见鬼了。就这么点粮食,就是连喂鱼都不够。”
几个倭国的浪人,拿着倭刀在地上比画着,似乎也很是不满。
本来还有些毫不在意的林道乾,此时却也是禁不住皱起了眉头。
“把舵的。”一群头目,一起朝着林道乾这里围了过来。这时候,该是听他下决定的时候了。若是就这么回去,简直和空手而回没什么两样。
“那些兔崽子定是把秋后收的粮食藏进了山里。”一刚扛着面粉的小头目嚷道,“要依我看,就带着弟兄们冲进山里头去,他们拖家带口的,定是走不远。”
“不可。”林道乾连忙摆了摆手,“这些人常年住在这里,山里头的情形比我们清楚许多。贸然进山,想寻他们也是不容易。若是再等到官军赶来,只怕我等连山都出不来,要被围死在里头。”
“那眼下却是该如何办?”众人纷纷一筹莫展。这回上岸,无论如何也要凑集到足够过冬的粮食。
林道乾撇了撇嘴,迟疑着把目光转向了西边。
诏安县城?林道乾身边的众人立刻从林道乾的眼神里头看出了端倪。
“听说……”有人顿时就犹豫了起来,“听说浙江总兵俞大猷,也已是到了这里。”
俞大猷,这个名字对于倭寇来说,简直无异与“魔王”二字。他和戚继光两个,在浙江大开杀戒。浙江诸倭,倒在这两人刀下的多不胜数。
即便是南澳岛和横屿岛上,也多有人是从浙江海道逃了出来的,只听见这两个人的名字就两条腿不禁要发抖。
此时见有人提起俞大猷的名字,就连林道乾也不禁为之变色。
“那俞大猷驻军汕头岛,离这里远在百里之外。”当然也有人不想卖俞大猷的帐,“况且昨天我等出海之后,也派人去汕头岛附近探过,岛上的人数并不见少。”
俞大猷能派人监视南澳岛和横屿岛,这两个岛上的倭寇自然也能监视汕头岛。
林道乾虽然没有和俞大猷照过面,可是名声也早就是听到过的,也忌惮的紧。所以出海之后,又专门派了轻船去探了一下。
“把舵的。”两边争执不下,又一起把目光投向了林道乾,希望他能拿个决定。
林道乾能把南澳岛经营成眼下仅次于横屿岛的海上势力,自然也有他的手段。(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