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是非口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早上八点,兰姨在我们吃早饭的时候就进门了。她叫姥爷‘老叔’的,从她十三岁嫁过来,成为姥姥家的邻居之后就是这的常客了。

    轻车熟路,完全不用我们招呼。自己泡茶、卷旱烟、端好姿势,开始讲她家大媳妇——也就是大萍姐。

    她抽一口旱烟,从鼻孔里冒出两股粗壮的烟,一吸鼻子讲道:“老叔、老婶,我跟你们说个事儿。我估计我说出来你们都不信”说到这,端起白瓷茶杯‘吱溜’又喝了一口水。

    “今天早上,就刚才。我跟大萍子走个对头碰,她抬头卡么卡么(就是‘眨’的意思,我们那疙瘩都这么说)眼睛,声都没吱。我操他妈,给我气的,吼吼滴!我尼玛心寻思大早晨没睡醒?见到老婆婆不知道打声招呼?操他妈的!她不稀罕嘞我?我还不乐意嘞她呢!呸!”

    (兰姨就是这一种讲话方式,就像我们说话前里有‘你’‘我’‘他’一样。后面她的话里我会减去这些对父母双亲或者祖上的问候语。毕竟是文章,通篇‘他妈的’有碍观瞻。如果你想恢复原汁原味的话,尽管任选两个词中间加上各种问候就是了。)

    她讲话时一会飞起手指指一下外面,一会噸一下面前烟笸箩,一会‘嗬’的一声吐出一口痰来。五官都服务于整个讲解,每一块肌肉都没闲着,简直是剧场演出水平!

    她说完一串话,拿起面前的水杯,剩下的半杯茶一饮而尽,配合上刚才情绪像壮士出征一样有气氛,我简直担心她会入戏太深把杯子摔在地上。但这只是此事的第一个版本。

    等到她骂完、喝完一水壶的水离开后,我们一定能等到大萍姐的第二个版本。

    她也是毫不客气的坐在炕上,用扭曲着肢体表达她内心的愤怒。她接过满满的一杯热茶,抿一小口,然后开始提着满腔怒气痛述。

    “今天早上看见我看见我家老婆婆了,你说我也没咋地啊,不知道咋就把她给得罪了。我话还没说呢,她走到我跟前就吐一口。给我气的,你说这是干啥呢啊?我招她惹她了?”

    姨姨们面面相觑,姥爷会用极不可信的理由劝解几句:“别生气了,那她肯定是没看着你呗。正好赶上嗓子难受,可不就得吐口痰嘛。”说完干笑几声,我们都会诧异的看着他。

    这样的事情大多数是能得到真相的。往往在大萍姐离开院子口的一分钟之内,燕姑就会扭着水蛇似得腰来了。

    说起燕姑,不得不说一下村子里的审美观。村子里的长辈见到我这种‘乾坤脸’型的孩子,总要拉过来仔细瞧瞧,并且不忘对周围的人分外由衷的说:“看着孩子长得结实、富贵相。”

    若是遇到像鲁豫那种瘦削的娃娃,恐怕他们只会皱着眉头,嘬着嘴发出‘滋滋’的声音,摸着她的头叹道:“这孩子爸妈怎么养的?瞧给这孩子瘦的!”

    燕姑不幸属于后者,用农村人的审美来看的话是很值得同情的。有一句俗话叫“大雁的脖子鹞子的腿,不是奔波命就是劳碌鬼”。意思是说,脖子或腿长且细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命。

    燕姑符合以上两点,并且脸也是瘦瘦的,好想摸上去就会硌到手。两个从不正视你的眼睛随时准备瞪谁一眼,一定要配合上那细长的脖子扭动一下,仿佛那才能充分表现出她心底对某事的鄙夷。

    她最擅长打听邻里家的大事小情,然后添油加醋、活色生香的说出来。但我颇喜欢此人,她说话总是直率的可爱,以至于她自己都习惯于在某些话前边加一句“有句话,我说了你可别生气啊!”

    姥姥几乎从不买这个帐,每次她这样说的时候,姥姥就回一句:“知道人要生气就别说了呗。”她‘咯咯’一笑,话还是吐出来她才肯罢休。

    燕姑的开场白通常是这样的:“哎妈呀,老叔老婶,我饭还没吃完就过来了。我看你家这一上午也没闲着啊,咋回事儿啊?”

    大家互相使个眼色,然后立刻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的将原本朴素的剧情改编的跌宕起伏、曲折离奇。

    姥姥:“今天早上两个差点没干起来!”

    七姨:“大萍看见她老婆婆没吱声……”

    八姨:“嗯呐,她老婆婆一生气冲她吐了一口浓痰,一大口。”

    姥姥:“也不知道吐没吐衣服上啊?”

    八姨:“那肯定是躲开了呗,那还站在那让她吐啊?”

    七姨:“那你说她老婆婆气儿没出能得劲儿吗?骂一早上了。”

    姥姥:“怕是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