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一章 察体用王郎法术(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之前陈仲与董志张同行。

    听董志张说王承先对《道德》的见解,当时陈仲就对王承先下了“好斗”的定论。

    今日论道法会,果然不出所料。

    檀德台上连座席都没有的青年士人发言,说直接点,就是桓志和在座的众位名士,为了表露出“谦虚”、“兼听”的姿态的。

    谁也没指望真能从中听到什么精辟见解。

    毕竟,此刻的檀德台上,如许季山那般空出副席,愿意给年轻人扬名机会的前辈,并不少。

    真正有才学的,总有机会可以抓到。

    故而,对于那些到最后,都没能获得一张副席的士人的发言,大家都是默契地予以宽容。

    唯有王承先,恐怕也是仗着他自己年龄小,借机发难。

    陈仲一开始还担心他是抱着扰乱襄公矩突破的目的,才跳出来。

    结果许季山看不下去,俩人就这么纠缠上了。

    只要不干扰到襄公矩,陈仲乐见其成。

    更何况,王承先那些话,也确实有些道理。

    新和旧,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今日的旧观点,也是过去的新观点。

    今日坚持旧观点的人,放在过去却是主张新观点的人。

    名可名非常名。

    陈仲也似有所得。

    场中,许季山和王承先两人已经你来我往。

    许季山详论太玄精妙,言及五行化变,果然有种种精深,旁听的士人不少都露出了恍然大悟,或者如痴如醉的神情。

    《太玄》多隐语,再与五行相合后,更是难解。

    许多蓬莱道洲士人,从入道开始就读太玄,一直读到老,每读一遍还总能察觉出新的东西。

    而普通人自己读,每遍所得都相对较少,能够聆听许季山这样的名士讲解,那就节省了不知多少功夫。

    但许季山的这些解读再精妙,也只能赢得围站着的青年士人的喝彩。

    王承先待许季山讲完,脸上一副不出所料的神情,令得席上众人尽皆预感许季山恐怕不妙!

    “有以观其妙,无以观其徼。我等生而在有,欲观其妙,必体于无。”

    王承先一句话,就让众人猛一激灵。

    以“有”比世间万物,比天地,这算不上新鲜。

    但接下来,自“有”观“妙”的方法、过程,就是发前人所未发了。

    体于无。

    常人或许很难理解。

    但对于修行之士而言,定静后的状态,不是“无”是什么?

    那或许并不是真正的“无”。

    只是“有”中之“无”。

    但那已经是世人生在“有”中,最能体会“无”的状态了。

    而修行结果,也实实在在告诉修士们,从“无”中去体会,你就能获得种种“妙”处!

    法术、长寿,乃至于权、财、名,所有这一切,都可以从修行的妙处中转化得到。

    只这一句阐发,就让众修对自身修行,多了数分明悟。

    相比之下,许季山虽然说了许多《太玄》中的精深见解,却只见细碎,差距很大啊!

    许季山自己也明白差距。

    一时瞠目。

    王承先却还没结束!

    “又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则生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