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利益面前显本色(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这幅字已经跟随何东阳快十年了,那是他当上县长后父亲送给他的。字是何东阳的七叔写的,也许父亲不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但他却知道父亲送他的原由。此后,何东阳每到一地为官,都要把这幅字挂在床头,时时警醒自己: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

    一、副市长突然辞职

    何东阳没想到副市长姚长录会突然提出辞职。

    这天,市政府召开常委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议题:一是关于乡洽会具体议程的确定;二是关于津津河水污染治理方案;三是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矿山安全整顿活动及煤炭资源整合方案。

    乡洽会的事说得很快,因为先前对开幕式的安保、迎来送往等细节都已经做过细致周密的安排,这次主要是最后确定整个议程。会议气氛很活跃,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某些方面应该怎么做,如开幕式的座次安排、参会人员出席证的图案设计,甚至有人连宴会抽什么烟喝什么酒都提到了。何东阳要求张筱燕会后马上召开乡洽会筹委会会议,要将整个工作落实到人头上,一定要将每一项工作都做精做细。何东阳最后强调,到时候来的领导多,有国家的,有省里的,尤其是安保方面要做到万无一失,他还特别嘱托常务副市长罗永辉专门找公安局长刘铁军谈一次话,说明这届乡洽会能放在西州举办,是省委省政府对西州的信任,如果到时候哪个口上出了问题,就拿谁问责。

    第二项内容是津津河的污染治理问题。会议的气氛一下子变得严肃了起来,似乎这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沉默了几分钟后,何东阳把目光投向常务副市长罗永辉。按照惯例,市长办公会议上的发言都是按副市长的职务排名确定先后顺序的。可罗永辉却并不看何东阳,手里握着笔在面前的笔记本上快速地写着什么。

    其实何东阳心里很明白,罗永辉这是在不动声色地跟自己较劲。他来西州当市长,如果说第一个不舒服的人是谢明光,那第二个不舒服的人就是罗永辉。苏一玮高升后,谢明光和罗永辉就开始抢这个市长的位子。那时候,罗永辉和谢明光可谓是势不两立。罗永辉的上线是省委组织部部长潘长虹,谢明光的上线是副书记顾长平。市里两个人的比拼,说白了就是省里两个大人物的比拼。这两个人的上线都在省委书记江雪峰面前极力做工作,可顾长平手头还有韦一光,事情就有些难办。这个时候,江雪峰为了能在常委会上让高冰顺利出任金州市市长,毅然放弃了顾长平和潘长虹的意见,选择了向来积怨颇深的祝开运,何东阳这才顺利出线,否则,今天在西州市市长椅子上坐的人不是谢明光就是罗永辉。官场有太多的变数,在变数中隐藏了太多的偶然,偶然可能会让你平步青云,偶然也可能会让你的仕途出现短暂的搁浅。

    官场就是这样,你今天还在他的上面,也许过不了几年,他又翻到了你的上面。得意时不要飘飘然,困境时要沉得住气,能屈能伸,可罗永辉在这一点上就显得缺乏修炼。几次市长办公会上,罗永辉都表现出极其消极的态度,在某些事项的决定上,时常会摆出一副内行的样子,发出一些让何东阳无法预料的声音。对一些无关大局的问题,何东阳还是有意迁就他,成全他。可这无疑助长了罗永辉的气焰,自认为何东阳是怯他,更显得志得意满。张筱燕几次私下里说何东阳有些软弱,可何东阳只是笑笑,不置可否。何东阳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气的风箱慢慢扯,在自己羽翼未丰之前,尽量将自己的锋芒藏起来,最好不要跟自己的对手正面交锋。等人代会顺利当选后,有了合适的机会,他再回头收拾他。他就不信一个小小的罗永辉能奈何得了他?他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秘密,到时候想办法把罗永辉排挤走,让张筱燕取代他当常务副市长。

    何东阳平静地注视了罗永辉一会儿,就把目光移开了。这时,张筱燕看着何东阳,何东阳的目光正好望到了她脸上。她正了正身子,说:“何市长,要不我先说说?”

    何东阳笑笑,说:“那就由张市长先说吧!”

    张筱燕是市委常委,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排在罗永辉之后。既然罗永辉主动放弃了第一个发言的机会,那只好依次往下走。张筱燕说:“津津河污染问题虽然是个老话题了,可现在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一是,污染造成下游老百姓一年的辛苦白费了,每年他们都来上访,最后以简单的经济赔偿算完事。这是看得见的损失,还有看不见的,如果继续让污水横流,将来地下水遭到污染,老百姓的生存问题都受到了威胁。我们时时都在口头上高喊民生,可真正关乎到民生大事的时候,却又显得束手无策。我们总不能让政府仅存的一点公信力在老百姓心中丧失殆尽吧?二是,老百姓因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而经年累月地上访,如果政府再不下决心治理污染,迟早会出大事的。狗急了还跳墙呢!更何况是人。这次一百多号农民到省城上访,要不是何市长及时赶到,给了老百姓一颗定心丸,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大乱子来。所以,即使从讲政治的高度上说,这问题也不能再拖下去了。三是,政府就是老百姓心中的那根救命稻草,如果政府面对一些钉子企业退缩了,那老百姓心中的那点希望之火还能燃多久?即便从良心上来讲,我们也应该为老百姓做一回主。四是,中央和省里三令五申强调过,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要强行关停并转,我个人认为我们按照中央和省里的政策执行没有错。以上是我个人的意见,有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

    张筱燕讲完,朝何东阳看了一眼。何东阳感激地回敬她一个笑脸。他知道,即使自己是一把手,如果没有人帮衬你,给你抬轿子,你这个一把手也只能是孤掌难鸣,成不了什么气候。而张筱燕的这番理论,显然已经为这个问题定下了一个基调,无疑也是对他的力挺。

    何东阳又扫视了一圈,没有人再发言。看来,所有人都不想碰这条死鱼,怕沾了腥味,把自己给搞臭了。或许还有人本身就吃了这五家企业的好处,压根儿就不想让何东阳的想法变成现实,所以沉默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可何东阳不会让他们用沉默来对抗自己的,即使不愿意,也要让他上台表演。于是,他看了一眼罗永辉,说:“罗市长,你不谈谈你的看法?”

    罗永辉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清清嗓子,说:“也没什么样好谈的。我是这样考虑的,何市长刚到西州,对有些情况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中央和省里的政策固然好,可政策还有一个跟本地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年底要开人代会,我们还是以大局为重,万一搞不好,搬起石头把自己的脚砸了,那就适得其反了。你说呢?何市长。”

    罗永辉的这番话,表面上听起来完全是在替何东阳着想,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反对。人代会召开,如果何东阳将矛盾激化,到时候很可能会影响他顺利当选。这一点,何东阳早就慎重考虑过,如果怕这个,他就不会拿到市长办公会上来讨论了。罗永辉就是抓住何东阳的这点顾虑,向他抛出了杀手锏,言下之意就是津津河的事与市长的位子孰轻孰重,让何东阳自己掂量。罗永辉明着是保何东阳的位子,暗地里是否定何东阳的决策,甚至还有一层潜在的威胁。

    何东阳不是傻子,他自然听出了罗永辉的话中之意,仍很平静地扫视着其他还没有发言的人。

    罗永辉话一说完,下面的几位副市长就表现得特别积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