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在吴府一处敞亮的三层阁楼之中,曹洪为吴质举行了冠礼之仪,他为吴质起字为季重,其实这也是历史上吴质的字。
这一次冠礼,定陶但凡是有几分产业的人都参与其中,一来是给吴家面子,二来则是来讨好一下曹洪这个扬武中郎将。
正因为这群人抱着如此心态,所以非常尴尬的一幕出现,那就是曹洪收到的礼品比物质得还多,更绝的是,曹洪收到的礼物多是一些丝绸,美玉等女子的饰品,显然是这些人都知道了曹洪家中有三个夫人,是以集中火力讨好以女用物品为主。
女人的玩意是永远不嫌多的,但是男人的就未必了,显然这个在二十一世纪畅通无阻的道理在两千年前依然如此。
如今朝纲崩坏,买官卖官盛行于世,送礼拜码头自然更是大行其道,曹洪没有理由拒绝这样的好意,就算在吴郡清廉如他的伯父曹鼎,面对吴郡四大家族的礼物也不会拒之门外,大势所趋罢了。
冠礼完了之后曹洪留在吴府饮宴,接着又让吴质和他到了吴府书房要他聆听自己这个冠礼大宾的教义,其实曹洪不过是想私下和吴质聊聊。
吴府的书房出了很多书籍之外,还有一个临窗木榻,榻上还一个桌子,桌上有一方棋盘和两个装满棋子的石碗。
如今曹洪就坐在棋盘的左侧,吴质则规矩地站在曹洪面前,却听曹洪笑问:“季重喜欢下棋?”
吴质答道:“略懂一二。”
曹洪笑了笑,又问道:“季重读过什么书?”
吴质答道:“房中古今典籍都曾通读。”
曹洪闻言一愣,这也太嚣张了,这房里的书至少得有上千本吧?你都读过?想到这里,曹洪随意拿了一本司马迁的《史记》下来问道:“可曾读过鸿门宴?”
吴质答道:“倒背如流。”
曹洪便让他背,结果这小子果然背得一字不差,接着曹洪又拿了一本屈原的《离骚》让他背诵其中一个段落,吴质依然背得一字不漏。
最后曹洪又拿了何休的《谷梁废疾》《公羊墨守》两书考较于他,其结果依然是准确无误。
放下书籍后曹洪对吴质笑道:“季重果然是才学通博,不错,不错,有你在子修身边,我就放心得多了。”
吴质拱手道:“质必然全力以赴。”
曹洪点了点头,随口问道:“季重,你今年才十五岁,但是却熟读古今典籍,这可称得上神童之号了吧?”
吴质的表现让曹洪想起了三国时期的一个神童,也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其最有名的典故只是曹冲称象而已,好像他十几岁就死掉了,对于其他的表现,曹洪则是一无所知,如今年近十五岁的吴质能背诵这么多古今典籍,比起当二十一世纪的学生还是强得太多了,所以曹洪才问他是不是能称得上神童之好。
但是吴质却答道:“质不过是喜读书,勤读书罢了,若要说神童的话,我们兖州到是有一人。”
曹洪问道:“何人?”
吴质答道:“此人名王粲,字仲宣,乃是兖州山阳郡人,和质同龄,不但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而且还善于算术,行文,诗、赋、论、议无所不通,其祖父王畅于灵帝时官至三公的司空,父亲则是前大将军何进的长史,年近十三岁就以才名闻达于洛阳,如今想必已经和天子西迁至长安了。”
王粲此人之名曹洪也知道,在三国时期有七个很出名的文学家,号称建安七子,和曹家父子三人形成了三国时期独特的文学风潮,名为建安风骨,这王粲就是号称‘七子之冠冕’的建安七子之首,其人文采冠绝当世,深得魏文帝曹丕和其弟曹植赏识,更结为挚友。
曹洪还听过一个笑话跟曹丕和王粲有关,说的是王粲英年早逝,当时已经是皇帝的曹丕带着文武百官去他坟前拜祭,在挚友坟前,曹丕痛哭流涕,接着说道:“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说完当先学着驴叫了一声,身后的百官看到皇帝都叫了,于是大家一起学着叫了起来,顿时王粲的坟前响起了一片响亮的驴叫声。
这一则笑话是记载在《世说新语》里面,用来表达王粲和曹丕的交情,而曹植在王粲死后特意写了一篇《王仲宣诔》来缅怀好友,这足以说明王粲和曹丕曹植两人都是好友。
“原来这家伙是兖州人,可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