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四人进了县城之后,照着守门士兵的描述,来到县城东南坊间一处红墙白瓦的宅院,果然看到了曹军亲卫营的军士在守门。
两个亲卫认出了夏侯惇和曹洪,随即告之他们曹操在内堂,夏侯惇便让自己的亲卫牵着两匹马去安放,自己则和曹洪带着潘璋往内堂求见曹操。
三人在内堂见到曹操的时候,他正一左一右搂着两个美貌的婢女,典韦在他身后侍立,曹洪见曹操的时候,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左拥右抱的,所以早就见怪不怪,行礼之后落座,潘璋则战战兢兢地站在自己身后。
只听曹操问道:“元让,子廉,不知来找我何事?”
夏侯惇随即开口,把曹洪保潘璋引发的一系列事情说了一遍,随后说道:“如今来的八路人马,除了我军是堂堂正正的军士之外,只怕每一军都有吃空饷的大头兵,如此良莠不齐,如何征战?所以我和子廉特来提醒孟德一声,若然张太守提议现在起兵,万万不可答应。”
夏侯惇和曹操彼此之间感情深厚,所以有什么话都是直来直去,不绕弯子。
曹操静静听完,笑道:“今日接风宴中,孟卓确实提起要起兵前往虎牢关和董贼部将杨定叫阵,只不过桥元伟,刘公山,袁伯业立即出言反对,其他人自然也就不再理会。”
说完之后曹操转向潘璋,笑道:“子廉保这位小兄弟,只是为了试探东郡兵么?”
曹洪立即答道:“回大兄,为弟确实是觉得这文珪乃是可塑之才,动了爱才之心,才保了他下来,想留在身边多多磨练,日后为大兄所用,而且今日就算不和元让兄来见大兄,来日为弟也要登门,向大兄求得一物赠予文珪。”
曹操闻言一愣,问道:“子廉要向为兄求何物?”
曹洪答道:“中平元年大兄被拜为骑都尉,与元让兄和妙才兄讨伐颍川黄巾大获全胜,斩首数万,后来被封为济南相,上任不到三月,贪官污吏纷纷落马,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曹操听到曹洪述说他的光辉事迹,脸上露出追忆的神情,笑道:“当年确实气盛,任职五个月后,为兄看当时朝政腐朽,甚至还有买官卖官的,连自己家中长辈也好此道,心灰意冷之下,辞官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倒是过了一阵子逍遥日子,不过为兄在那些时日,最得意的莫过于以跟黄巾贼征战之后的感悟重读《孙子兵法》注解了《孙子略解》一书,还得到当朝几位名将赞誉,倒也不算虚度光阴,我还送了诸位贤弟一本呢。”
夏侯惇含笑说道:“孟德此书确实有兵法大家之风,这书我是珍而重之地放在家中书房呢。”
曹洪说道:“为弟和元让兄一样,是以没有带在身边,为弟今次来,就是想问问大兄是否身上还带着《孙子略解》一书,我想让文珪手抄一本,带在身上,勤学兵法,文珪年少时也读过《孙子兵法》,《商君书》,《魏公子兵法》三部兵书,只是无人指点,难以通读,大兄的《孙子略解》深入浅出,解析了《孙子兵法》诸多疑难,正好让文珪观摩学习。”
曹操闻言大为意外,自己这位族弟他是清楚得很,家财万贯但是吝啬成性,不善于笼络人心,可自从在陈留相见之后这位族弟好像改变了很多,面对张超等人的怠慢面不改色,腊八节独斗史阿将其折服,其后引荐典韦,一次又一次地给他惊喜。
如今,他又开言为身后这个少年开口要兵书,曹操看见曹洪身后的潘璋一脸错愕的感激和感动,心中越发喜爱自己这个族弟了,因为他的优点越来越多了,不但心思沉稳,胆色过人而且眼光独到,还会笼络人心,真是能文能武,日后必然是自己的得力臂助。
一本兵书,本来就是要流传后世,有人要学,何须吝舍?所以曹操笑道:“为兄的确有一本带在身上,就让这位...呃,文珪在府上盘桓几日,抄写一本吧。”
潘璋闻言顿时热泪滚滚而下,三两步跑到厅中跪下,带着哭腔大声道:“多谢主公!多谢公子!潘文珪势必苦学兵法,誓死效忠!”
今天他是第二次哭了,他已经下定决心,日后要做曹家最忠心最善战的一个部下。
曹操满意地笑了,夏侯惇也笑了,两人看着微笑的曹洪,毫不掩饰眼中的赞赏。
不约而同的,曹操和夏侯惇都在想:子廉今年只有二十岁啊,假以时日,成就不可限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