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能生出你这样年纪的闺女么!”顾云来把车停下,“你要真是害怕,我给你打个的,直接到你家门口。”
我不,的士司机也有坏人的。反正你不送我到家,我就不回去。等过了时间,他们查到你的头上,我一样能知道你是谁。
我靠,早知道真把你卖了得了!顾云来骂骂咧咧的,一边再次启动汽车上路。叫一个小姑娘拿了一把,真是身败名裂呀。
你为什么好像很怕我爸爸呢?女孩疑惑不解。
你爸爸在花山市算是极有权有势的人,谁不怕?但对顾云来而言,这还倒是其次。真正有权有势的人,也不会随意为难一个带他女儿回家的人。大,大概会是这样吧……但是让她爸爸知道了顾云来的真实身份,那顾云来绝对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原因,是文化局和城建局一直不对付,这是由来已久的恩怨了,不是从顾云来这里开始的。
文化局要搞精神建设,活跃文化生活。而城建局要搞经济建设,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可一个小城市的可用商业土地就那么多,于是矛盾和争执就出现了。
文化局要在市中心建立大剧院,上升到政治任务的高度。最初,城建局也没说什么,批了一块黄金地段给它,也不遗余力地帮助文化局建立大剧院。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文化局和城建局的蜜月期了。
可是好景不长,大剧院的收益非常惨淡,维护的费用入不输出。文化局是要收取商演的门票收入提成的,但一个小城市哪有那么多的商演。就算有,那票也不好卖。随便一个剧院的工作人员,开个后门,就进去了。这也是市里最初几个老电影的常态,因为搞一些假期学生电影放映,闲的时候搞些擦边球表演什么的,总算是维持了些年头。但终因主业荒废多年,设备跟不上时代,黄了。
顾云来对这个老电影院的印象是很深刻的,小时候经常从二楼的偏门翻进去看电影。那时候,电影院周边还有许多录像厅之类的。里面公然放些不看入门的东西,年幼的心灵和幽暗昏黄的录像厅,成了许多人对这条管理混乱的老商业街仅存的印象。
但不管怎么说,在河滨商业区没有建立起来之前,那里依然是绝对的黄金地段。
年代比较久远了,在顾云来读初中的时候,那些小录像厅就陆陆续续的拆掉了。电影院迎来短暂的辉煌时期,那个时候的花山人,对于D啊巨幕啊这些东西还十分陌生,电脑都还没有十分普及。到电影院去看电影,那基本上是很奢侈的事情。
一直到顾云来大学毕业,花山市才拥有第一家真正的D影院,老电影院也算是彻底的黄了。由于是独家垄断,这家新电影院的票价很贵。对于还没参加的工作的顾云来而言,仍然是十分奢侈的。
但这已经是十年的跨度,现在的小学生,一出生就迎来网络时代,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花山老城区有那么一家电影院。
现在老市中心已经显得很旧了,在河滨建立新的商业区,也叫嚷了许多年,今年才开始正式立项上马。
顾云来记得是五年前,顾云来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文化局主持的大剧院工程竣工。当时也很轰动啊,毕竟是大工程么。花山市以前也有一家老剧院,也已经在濒临破产的边缘了。
这次文化局汲取了教训,要建,就建最好的。至少在十年之内不会落伍,还要保持良好的设备更新能力。一切按照国家大剧院缩减版的那个标准来,大舞台、声光特效、立体环绕式交响乐礼堂,能装的全给他装上。外面有院前广场,里面有地下停车场。当时也带动了周边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建立,什么餐饮购物之类的。吃完饭去听戏,多么高雅的享受。
老城区也一跃变得非常有格调。那也是花山市发展最迅猛的几年,许多人看起来觉得欣欣向荣,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顾云来总觉得,这一步是跨得太大了。
很快,问题就开始出现。
首先,中心城区的主干道不够宽。想要拓宽,就需要把两边的商铺全部重新规划,这显然不现实,于是就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的状况。
其次,这个大剧院的日常维护成本十分之高昂,办演出的收益也是完全不够看。票价那么贵,普通群众哪有闲心和闲钱去闲钱去欣赏高雅艺术呢。
一共办了两年,就维持不下去了。那已经是花山市中心,最大最有商业价值的一块地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