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汉献帝只觉得对不住曹妃,让她身为自己的后妃,却连真话都不敢说。都说将死之人,其言也善,然而,最后的善言,也是遮遮掩掩,不敢道尽,而字里行间的留恋,却是怎么都掩不住。
他不禁嚎哭起来,声如鹰泣,像那雄鹰失去了终生伴侣所发生的尖啸,充满了无法遮盖的痛苦与悔恨。
荀或劝道:“陛下,节哀!”
“朕如何节哀!朕身边,还剩下何人相伴左右啊……朕身为天子,却保不住身边任何一人!”汉献帝大哭,拿着血书不禁颤抖自责不已。
至少汉献帝是个有担当的男子,或者说是君子。
若是换一个人,曹操将女儿嫁给他,他不定怎么折磨与痛恨曹妃,只怨恨相对了,哪里还会有尊重和怜惜呢?!
他与曹妃之间,虽有家国之阻,然而却是相互体谅和怜惜,他们懂彼此的知己。
越是如此,就越是痛。
荀或听了默默无言,眼泪也落了一些。细细用衣袖掩去。
汉献帝上前,抱住曹妃凉冰的身体哭了一会,他明白曹妃与曹家一并去了的决心。不仅仅是因为她本就是忠义孝全之人,更有怕自己姓曹连累到汉献帝的缘故。
曹妃在史上,是为汉室献节的人,她这个人,就是特别刚烈的性格,可以说是爱恨分明,或者说是被儒家教化的比较深的人物。在一个乱世,无论是臣子与诸侯都不守节的时代,她一介女子,却愿为汉室守节而终,可以说讽刺了很多的人。但这样的人,也注定了活不好的,她无法活的理直气壮。她的性格就是注定了,汉室亡,她死,曹氏灭,她也会死!
她是曹氏女,汉室妃,但她永远都不会是她自己。而这样的结果,都是儒家教化的影子。本来在一个教化之世,她这种行为是值得嘉许,也尊敬的,但是,在一个乱世,她这样,其实显得有些另类。
乱世之中,是旧秩序被破坏,要重新建立新秩序,而她,无论身为曹氏女与汉室妃都只是旧秩序的代名词,甚至可以说是被曹操用为工具使用的。她注定了既无法接受新秩序,也无法在旧秩序中找到定位的悲情人物。
身为工具,最终找到了身为工具的价值,并且将这种价值最大化,她似乎只能在这种价值里找到自己存在的必要。她注定是没有选择的人,无论她是主动还是被动。
汉献帝的情绪,吕军上下还是很在意的,见他伤悲,便来相劝。
汉献帝请他们准备棺椁,说要厚葬曹妃。
吕军上下都答应了,给找来棺椁。许都有些臣子家中私藏着不少好的棺木,都是行将就木的贵族为自己百年之后准备的,十分奢华,配一后妃有余,现在很多都成了无主之物,拿来用更好。
将曹妃安置到棺木里,虽一切已从简,但汉献帝还是亲自为曹妃写了挽词。
先前伏皇后等人都还未下葬,如今又添曹妃去了。
这种失去一切的心情,汉献帝像心死了一样,整个人像被扒了一层皮!
再加上这城中如此的剧变,他似乎已明白吕娴之意。原本是不敢相信,不能相信,或者说抱着最后的一丝侥幸,然而现在看到这一切的发展,他已心如死灰。
人的心成了灰尽的时候,接受现实的时候,就像失去了全身的骨头,变成了没有嵴梁以及失去灵魂的一具行尸走肉。
这许都发生的事,就像扒掉了他最后的一层衣服一样,让他变得那么的赤果,清醒,这个时候,连麻痹自己也做不到了!
最后的希望也都破灭了。
曹妃的死,像逼尽了他最后的眼泪,他面无表情,不知道该怎么哭,但也不知道该怎么笑了。此时此刻,一切的尊严和懦弱尽去,剩下的只有麻木。
唯独荀或知他懂他,劝解道:“陛下,还是要好好活着啊。”
“朕知道,朕会好好活着,为汉室。就像曹妃一样,活到最后一刻。这是朕的使命。”汉献帝停了停,道:“令君一身才华,何不投靠吕布父女呢,为其所用,尽展才能,方不负这人生一世的能力。”
汉献帝是打算为汉室守到最后一刻了,哪怕守着的时候早名存实亡,已是一片虚无。
荀或自然知道。
听他如此说,荀或更明白,这是汉献帝的真心话。在他眼中,其实汉献帝真的是个合格的君主,只是不幸生在末世。他对曹妃,对自己,都是真情实意,只论心迹,而不论出身,连曹妃出身曹氏,他也不忌惮,此时对自己说的这话,更是真心。
“人各有志,陛下有陛下的志,臣也有臣的志。”荀或道:“这世间有才能的人多如繁星,何多我一个?!”
“也是,为徐州效力献忠的才能之士,已多如繁星了,”汉献帝道:“汉室有幸,最后有令君相随,朕与汉室皆有幸也!”
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这是两个人一种默契的定律与约定。
他们都明白,许都发生的这一切,吕氏的大权已在握,再也改变不了他们的权倾半壁江山之势了。袁绍失败了,曹操也失败了,哪还有什么机会再能让汉室翻盘啊,再也没有了!
所以都认清了现实,接受了现实,默契之中,已然做下了为汉室守节的决断。
一切不必说的那么清楚,但都彼此默契的心知肚明!
吕氏,大兴之势已定!
荀或叹息了一声,看着汉献帝平静的脸,失去了光彩的眸子,心也渐渐的平静了下来。就这样吧,尽力过了,一切,自有指引。遵从上天的安排和自己的内心便好!
君有君的节,臣有臣的节,彼此相守到最后一刻。汉室的荣耀,也是刻在光辉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