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奶奶从乡下带来了一名道长,这名道长俗家姓朱,道名恒阳。
恒阳道长在黄华的家乡是很出名的道士,一般人是请不到他出门办法事的,因为他常年不在道观,而是在大山里游荡。
巧就巧在小丽的奶奶刚去到道观,就遇上了回观闲着的恒阳。恒阳最是不肯安份在观里呆,一听小丽奶奶的诉说,立马就跟着小丽的奶奶起程,好象是自已孙女出了事一般。
道长一路上问清了黄小丽的情况,心里大概就有了底,知道大概是什么回事了。
到了城里,恒阳道士要求李老师两口子把小丽接回家中,恒阳找来一碗清水,拿着几张竹叶,沾上碗里的水,轻轻地洒在小丽的身上,现在嘴里发出沉稳的叫声:小丽,该醒来了!
连叫三声,李老师只觉得恒阳的叫声低沉而又有穿透力,给人一种感到很安详的感觉。
三声过后,小丽的眼皮突然动了一下,两口喜出望外地扑到床边,轻声叫着小丽。
突然,小丽睁开了眼睛,“哇”一声哭了起来.
一阵忙碌后,恒阳道长开拿出了一张道符,烧化了溶入水里,让小丽喝下符水,又开了一张药方,交给黄华,交待清楚,恒阳道长松了口气,走出房间,到客厅里喝荼去了。
房里的两口子忙活了好一阵子,最后留下李老师陪着小丽,黄华则来陪恒阳道长。
客厅里的气氛并不是很好,黄华是一名企业工人,不太会说话,属于技术型的那种,向道长问了好之后,就找不到话题和道长唠了。
此时正好小丽的奶奶准备好了饭酒,请道长入席,黄华就陪着道长饮起酒来。
黄华本是个爱喝酒的人,平时在单位干完活,吃饭的时候总爱喝点酒。酒过三巡后,黄华的说就多了起来。
陪着小心的问了道长一些有关民风民俗的事情,见道长见识甚广,黄华对道长也就更加敬重。
饮到酣处,黄华向道长敬了酒,很慬重地向道长询问小丽的情况。
道长也不推委,直接告诉黄华,按道教的说法,小丽属阴气袭体,是有不干净的东西进入了体内,而他是用了道术,把小丽身体内郁滞在一处的阴气散开,等吃了他开的药后,阴气自然会慢慢排出体外,小丽会很快就好起来的了。
黄华两口子听了,那是千多万谢的,更是把恒阳道长当成神一般的存在。
事后恒阳道长在黄华家住了两天,白天就四下里在城里溜达,晚上才回到黄华的家中睡觉,黄华两口子每天都好酒好菜的招待。
到了第三天,恒阳道长叫来两口子,说是要离去了,算是道声别,见两口子送别时很是真切,恒阳道长拉过黄华,叮咛了一番。
听了道长的叮咛,黄华不由得心惊胆战。
按道长的说法,黄小丽属于阴女一类的人,也就是古时候说的有着神婆、圣女资质之类的人,对神啊鬼啊之类的最是敏感,如果让黄小丽去做神婆,那是比一般人都要好,但作为一个普通的人,那她就会经常会被阴气袭体,很麻烦。
道长告诉黄华,如果小丽再有此类情况出现,可找来皮鼓或角号一类的乐器,边敲打边喊小丽的名字,也能达到驱散阴气的效果,然后再按药方吃点药,就可平安无事。
道长走后,黄华把小丽的情况告诉了李老师,李老师哭了整整一夜。
果然,在后来小丽的成长中,不断出现了恒阳道长说的情况,好在当时道长走时留有处理的办法,才使小丽一次次渡过难关,但有一点令李老师日益担心,那就是黄小丽一次次出事后,越来越难唤醒。
起先出事的时候,只要找一个小鼓敲一下叫几声便能把小丽唤醒。到了黄小丽上次事,李老师两口子用了一面大鼓和一支大角号,又敲又打又吹的,搞了一天才能把她唤醒,直搞得李老师两夫妇精疲力竭。
而这次出事,真不知又要弄到什么事候才能唤醒。
李老师说到这里,眼里尽是泪水。
“那一直都没带小丽去大医院看过医生吗?”吴华关切地问。
“看过,也吃过药,医生听了病情,也没开出很有效的药,只叫平时注意点,平时尽量避免大喜大悲和惊吓。”李老师边说边擦了一下泪水:“医生说是神经衰弱,但开药回来吃后,出事更频繁,后来只好停了药。”
“这样啊?”吃惊地听完李老师的讲述,吴华真是痛苦万分,不想自已心爱的人,竟有这种暗疾!他一时间心如刀绞,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