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不屈
10月11日巴锡基维到达莫斯科。接着,芬兰财政部长韦纳?坦内尔前去和他会合。坦内尔以社会民主党领袖的身分,代表议会中的第一大党。两位代表中巴锡基维较为温和。苏联方面由斯大林进行谈判,莫洛托夫和波将金(副外交人民委员)做他的助手。
尽管莫洛托夫表示出种种希望,但是芬兰代表团的权力仍然受到了严格限制,在谈判期间,代表们不得不两度返回赫尔辛基重新请示。每一次,他们都受权作出一些新的、不是十分重大的让步。看来,芬兰人似乎牢记着以赛亚的话:“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这里一点,那里一点。”从巴锡基维到达莫斯科那天起,到11月13日谈判破裂止,只举行了八次会谈。可是,真正的危机,是在10月31日莫洛托夫发言后才发展起来的。
政治问题从来没有放在显著地位。固然,在开始时,苏联代表确曾征询芬兰政府是否乐意签订一项类似前两周内苏联与波罗的海国家缔结的那种互助条约,但在巴锡基维说明这样一项条约将与芬兰绝对中立的政策有抵触之后,苏联领导人就不再坚持了。俄国另外只提了一项政治建议,就是要在1932年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内增加一个新条款——芬兰人认为这是多余的——规定缔约双方不得参加任何直接或间接敌视对方的集团或同盟。芬兰政府愿意就此事进一步作出保证,而且,还准备接受经过重新改写的该条约的第二款,以明确保证芬兰遵守中立国的一般权利,拒绝向任何进犯苏联的侵略者提供支持。这一建议为苏联接受了。至于其他方面,苏联政府始终“根据军事观点”——用巴锡基维的话来说——来对待有关的问题。
至于芬兰湾内的岛屿问题,由于苏联要求对方割让霍格兰而出现了严重的困难。芬兰代表在接到新的指示之后,是准备讨论做出一些安排,以“适当考虑双方的利益”可是,在10月23日,他们拒绝了全部割让该岛的建议。莫洛托夫在10月31日的发言中说,他关于该岛的建议“显然没有遭到”芬兰方面的“任何异议”企图以此迫使芬兰代表表态,可是枉费心机。对此,芬兰人说到底只答应割让霍格兰的南部。斯大林拒绝了,理由是这意味着“有两个主人——那可不行”
关于其他岛屿的问题达成了协议。谈判开始时,苏联政府要求除霍格兰之外,还要芬兰割让谢伊斯卡里、拉万萨里和蒂塔尔萨里等岛屿,以交换苏维埃卡累利阿的列波拉和波拉湖地区。10月23日芬兰在一份备忘录中答应了这一要求,另外还把佩宁萨里岛奉送给苏联政府。
此外,苏联要求芬兰割让雷巴契半岛西部地区及其濒临北冰洋的不冻海岸,看来也可望达成协议。至少,在谈判的后阶段,芬兰政府甚至已准备割让南方的普曼基峡湾,尽管这样做将使佩特萨莫处于苏联大炮射程之内。
谈判的真正障碍是苏联的另外两项要求,其一,要求租借汉科港三十年,以及要求苏联海军舰只有权在毗邻的拉波希亚湾停泊;其二,要求芬兰割让卡累利阿地峡上从布约科到列波拉一线以南的领土以及布约科岛。无疑,正是这些要求使巴锡基维感到问题“如此影响深远,令人震惊”而在10月16日返回赫尔辛基磋商对策。
对芬兰人来说,卡累利阿地峡有如大门的门闩,乃是他们的塞尔莫皮莱。更改1623年施吕泽尔贝格条约划定的边界线,将使曼纳海姆元帅领导的国防委员会在前几年集中那么多精力部署的地峡防御体系落个一场空。而且,这会使俄国危险地接近供应芬兰南方电力的伊马特腊发电站。另一方面,如果割让汉科,它将使苏联在芬兰土地上占有一个桥头堡,能很方便地从爱沙尼亚海岸的苏联基地获得供应和支援。
但对俄国人来说,这些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斯大林对芬兰代表说)我们无法把列宁格勒搬家,所以只能移动边界。如今两者间的距离只有三十二公里。我曾问过里宾特洛甫,德国为何入侵波兰?他的解释是:他们要让波兰边界离柏林更远些。入侵前,柏林和波森之间的距离是二百公里。我们要求从贵国边界到列宁格勒的距离为七十公里。我们要的是二千七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愿意给你们的土地却超过五千五百平方公里。还有哪个大国肯这么做呢?没有。只有我们才这样傻。
在汉科建立基地,对他同样重要。“我们必须做到能在入口处封闭芬兰湾”他说“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帕尔吉斯基港(爱沙尼亚),我们还需要对岸的汉科,以防止敌方舰队进入芬兰湾。因为,一旦敌方舰队进入芬兰湾,列宁格勒就无法防守了。”
不过,为了继续谈判,仍作了再一次的努力。芬兰政府在10月23日的反建议中表示,愿意割让卡累利阿地峡上一块通称库奥卡拉岬的地方。对照苏联的要求,这是一个小小的让步。但是,他们拒绝苏联在汉科建立基地,因为“这和无条件中立不相容”;如果建立这样一个基地,则驻在基地上的苏联军队“也可能用来进攻芬兰”同时,这个基地将成为“双方争执不休和不必要地引起不愉快的根源”
苏联领导人立即声明:芬兰的建议不能接受。在汉科问题上,他们建议缩减保卫该基地的苏联部队的原定人数,并在欧战期间限制对该基地的给养。但是在他们看来,建立该基地仍是保障列宁格勒安全的“一个绝对必需的最低条件”他们说,为列宁格勒考虑,也要求将边界线北移至布约科岛,虽然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又一次表示,愿意对原来的要求作某些修改。当芬兰代表问到,谁可能进攻列宁格勒时,斯大林提到法国和英国,但是也提到了德国。接着,他又说,目前他们和德国的关系是好的。但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变化。而当巴锡基维肯定地说,芬兰想要始终置身于武装冲突之外时,斯大林反驳道,他能理解这一愿望,但他要巴锡基维相信,这是不可能的——大国不会让它这样做。
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讨论的共同基础已不复存在。10月26日,巴锡基维和坦内尔又回到赫尔辛基。第二轮谈判告吹了。
在此期间,事态的发展表明,芬兰可寄予希望获得援助的,只剩下一些对莫斯科不能产生什么影响的方面了,而且,苏联领导人对外交抗议并不在乎。加里宁主席在回答罗斯福总统表示希望芬兰的独立与和平能维持下去的电报时提醒对方说,苏联政府是自愿承认芬兰的独立的,而谈判的目的也是为了巩固相互之间的安全以加强合作。莫洛托夫讽刺他说,芬兰在对苏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毕竟要比菲律宾或古巴在对美关系中所处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