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炼精化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了上述入门功夫的基础,才能开始练拳习武。

    这时才是‘炼精化气’阶段的真正开始,练入门功夫仅是为这一阶段作准备而已。

    ‘炼精化气’是易骨之道。

    按照道家养生术的学说,凡人之初生,性无不善,体无不健,根无不固,纯是先天之气。

    以后知识一开,灵窍一闭,阴阳不交,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不和,皆是后天血气用事。

    由于血气盛行,元气削弱,以致筋骨不能健壮。

    ‘炼精化气’的目的,是将人体中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之内,使之不偏不倚,和而不流,以拳术要诀反覆练习,使体壮骨坚,所以又称‘易骨’。

    易骨就是‘换力’。

    凡是未练过武术的人,与人较量时所凭都是本力,即身形僵硬之力,又称蛮力或拙力。

    这种蛮拙之力随着生理机能的衰老会很快消退,并不是武术中所要求的劲力。

    劲力是依靠周身协调,以腰为轴,以心为帅,在刹那之间爆发出来的那种弹抖崩爆之力,其势猛,其速疾,其劲冷脆,犹如迅雷不及掩耳,闪电不及瞬目,击人立中,跌人立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作用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也成正比。

    也就是说:作用力=质量x加速度。

    这里所说的崩弹之力,就是指那种获得了较高加速度的爆发力。这种爆发力必须先蕴而后发,先蓄而后放,不仅速度快,而且富于弹性,具有穿透力,出掌带风,发拳有声。

    有时可以达到掌风忽忽、拳声砰砰的速度,令人凛然生畏。

    如果仅凭拙力,不管力气多大,也难以达到这般境地。

    崩弹之力主要就是靠身体诸大关节,如肩、肘、胯、膝的猛烈抖甩而发出的。

    无论以甚么部位击出,它都是全身的合力,要靠全身关节的同步配合,劲力顺畅,一发而出。不少拳种都要求出拳时松肩沉肘,胳膊不要伸得过直。

    站步时要求双膝微弯,腿不要太直。

    其原因之一就是要使肩关节、肘关节和膝关节在发力时保持必要的弹性,增强应变的灵敏性。

    练习崩弹之力也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

    练拔筋等基本功,只要柔韧性不是太差,年龄不超过二十岁,

    现在杨凡身体年龄正好在十岁左右,而且认真刻苦去练,日日不辍,大约两三年功夫也就可以说得过去了,但是练好崩弹之力却要比这更费时间。

    比如形意崩拳,动作看来平平常常,简单已极,不过上半步出一拳而已,而且来来去去都是这样一个姿式。

    可是,如果没有一天三五十拳的功夫,不经过五六个寒暑,那崩拳是练不出多大名堂的。

    明劲练到一定程度,可以不必预先大富度蓄势而能发劲,即在极小的空间内单靠关节的抖动就能爆发出力道不小的弹劲,俗称‘寸劲’。

    如敌人猝然袭来,待自己发觉时已近不逾尺,待要撤步退避已然不及,但仍可在这二三十厘米的超短距离内,借肩、肘、腕诸关节的骤然抖动而发劲,以挑、撞、格、击等多种手法来反击敌人。

    此时双方距离极近,我之崩弹之力发劲又疾,一发即至,即发即收,未收又发,连环进击,一秒钟之内可连续击出多次(若双拳同时出击,一秒钟内可击出三次。

    若单拳轮流出击,一秒钟内可击四至六次。在三十厘米超短距离内,以双拳同时出击的效果较好)。

    敌人躲无可躲,退无可退,往往手足无措,而面部、胸腹部已被重创。

    在炼精化气阶段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学会拆拳。

    所谓拆拳,就是把武术套路中的攻防动作逐一分解出来,参研其实战意义。

    这种独立分解出来的一招一式,大都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又称‘散手’。

    许多拳师在授徒时,只教套路,很少教拆拳。

    结果不少人学了几年拳,对所练拳术中的攻守招式所知甚少,在同人交手时,甚至败在不会拳术的人手下。

    学会拆拳,是武术中技法训练的关键。

    对方一拳打来,我或闪或挪,或挑或格,或不招不架,迳直反击,其中均有法度可循。

    我之攻击对方,或弹踢,或直踹,或横掌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