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我的名字叫和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珅’只是一种玉的名字,而‘琳’则指的是美玉。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老先生发现,和大人虽然比弟弟聪颖机敏,但性格却比和琳要浮躁,而且过于好强。浮躁和好强心里使得他难以安分守己,心中总怀取巧之意。所以,他并不看好和大人,反而对于和琳的前途胸有成竹。

    和琳稳重、正直,在他眼中看来,这才是成就大事必备的基本素质。

    如果和大人知道当年老先生心中是这样一种想法,他一定会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眼瞎,心也瞎?!”

    日子过得很快,在朗朗读书声中,历史定格到了乾隆二十五年。

    那一年和大人10岁,乾隆爷49岁。

    那一年,命运又和和大人开了一个大玩笑,让他从一个悲惨的单亲家庭,光荣地加入到另一个更加凄苦的孤儿行列之中。

    那一年,钮钴禄氏常保-常副都统,在福建任上光荣殉职,和大人失去了他唯一的嫡系亲人。

    也许那一年,才是和大人一生之中最为黑暗的一年。

    父亲走了,和大人变得一无所有。刻薄的继母,年幼的弟弟,让和大人幼小的身躯不堪重负。不过和大人并没有倒下,他就像是一刻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小草,在风雨的蹂躏下不断成长,在别人肮脏的践踏下愈发地坚强。最终,一株大树拔地而起,一手遮天!

    和大人坚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熬得过黑夜,就一定能够见得到黎明!

    用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一句话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于是,和大人从失去至亲的悲痛中站了起来。他要读书,他要出人头地,他要考取功名。他要读最好的书,进最好的学校,找最好的老师。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成立于1728年的咸安宫官学,成为了他当时的目标。

    咸安宫官学成立于雍正六年,也就是1728年,隶属于内务府下的一个直辖单位,师资力量雄厚,对教师的要求也非常高,学历最低的也必须是进士或举人。每年对外招生的条件极为苛刻,仅收90名学生。清政府会不定期对官学的学生进行百分考核,成绩优异者可以直接成为政府公务员。实际上,就是清政府设立的后备干部培养学院(类似于当今的党校)。但凡是考入咸安宫官学的学生,每年都会免费获得一份口粮,入取通知书就如同一张长期饭票。这份口粮对和大人兄弟二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至少他们再不用因为在家里吃不上饭而烦恼了。

    这是救命粮!

    但是,咸安宫官学是作为国家唯一的一所高等学府,要想顺利入学,要比登天都难。至于毕业?!呵呵,能够进入其中的,哪一个不是关系硬,后台大得离谱的主?!你不让我毕业,你还想不想干了?!要知道,后备干部培养学院是一个什么样概念!只要你能入学,你就已经注定是一个国家公务员了。

    当然,咸安宫官学开放的条件是针对满洲人,和汉人没有半毛线关系。

    天下是人家满洲人的天下,后备干部培养学员自然只培养满洲人才。

    和大人父母双亡,家道中落,想要进入咸安宫官学,走后门这条路是堵死了,他只能依靠自身的才华和努力,从众多官二代中脱颖而出。

    于是,兄弟二人开始没日没夜地刻苦功读起来。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一年之后,和大人终于拉着弟弟的小手,二人携手走进了咸安宫官学。

    在命运的召唤下,和大人的人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