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上学,对上幼儿园的孩子们而言,有着太多的麻烦事。
每次去接女儿放学,都看到这样的一个现象:绝大多数孩子都是衣衫不整,家长们手忙脚乱地帮孩子整理臃肿的衣裤,一层一层地叠好才回家。有的家长们看着孩子露出的小肚皮,煞是心疼,喋喋不休地责问老师,是不是不管这些。说也说了,天天如此,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不久后,看到女儿自己要学着穿衣,一次比一次熟练。才知道,老师的所谓不管这些,是用心良苦的。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对将来的生活自理很有帮助,再次,拓展开讲,对孩子的思维活跃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最近,女儿晚上总是向我追要剪刀。像剪刀、锤子等这些有危险倾向的用物,家长们都会望而生畏,可能会拒绝孩子们的要求。我也是如此。可女儿一副倔劲,我拗不过她,给了她一把美工剪刀。起初,她只是好奇,随便玩玩。不几日,一拿起剪刀,她就玩得全神贯注,完全投入了。她把纸剪得稀巴烂,自言自语地说个不停。我索性不管她。女儿还嫌剪纸不过瘾,找来纸杯,哗啦哗啦剪得满地都是,当她在一堆废纸屑中炫耀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我感觉好笑,那只是一个圆形而已。女儿却不以为然,仍孜孜不倦地钟情她的剪纸,而我随时可以看到她的“杰作”从无目的的玩耍到有各种形状的剪纸,我才意识到,她对剪纸有兴趣。
我想,大多数家长们,从孩子要剪刀开始,都会持反对态度,给他们玩,确实不安全。再看到满地乱七八糟的碎纸片,可能对孩子有责骂,有申斥。如果是这样的话,从某种程度上就约束了孩子想动手的念头。
3-6岁年龄段的孩子,思维活跃,敢想、敢做。他们会围绕一个问题,问你很多个为什么,也会对一件事情,喜欢模仿和揣测。对家长们拒绝的事情,更是充满疑惑,这样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他们会在潜移默化地环境里,不由自主地学会家长的一些生活习惯和语言方式。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父母们疼爱,爷爷奶奶们更是溺爱。孩子们感兴趣的事,哪怕是学着大人洗衣、扫地,家长们会一声呵住孩子,不要他们动手。殊不知,这样会扼杀孩子们的劳动兴趣。久而久之,拒绝也会变成一种习惯。
我们可以想像,为什么人在充分轻松的环境中,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把自己的最高水平表现地淋漓尽致。如果换作紧张、恐惧、害怕等心理因素的抑制,人就显得呆滞、木纳,想说却表达不出来,想做却手不听使唤。有时候,让孩子放纵,未必不是一件坏事。让他们多动手、多动脑、多摸索、多体验,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和约束,孩子们才会放开手脚大胆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思维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到一次飞跃。当然,也要有家长的监护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