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条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条路--从武汉到潜江,我已经记不得走过多少次,但在我生命的记忆里,从下乡的那一天起,它就于我结了缘。

    1968年的12月17日,我第一次走上这条路,那时还是砂石路,从武汉到潜江再到我所插队的公社总共不到二百公里,却从早晨九点走到下午六点才到。那天的心情我一直不能忘怀,冲动裹着忧虑;向往诗情话意般的田园生活让人有种激动与快感,一个未知的世界在等待着。父母没能来送行,是弟弟陪我到学校的。那天风很大,在那敞蓬车上人完全没心事看沿途的风景,几个人围在一起,好不容易才点燃一支烟,为了不让这火种熄灭,我们轮流的抽着烟,文革里长时间的无聊与等待,让我们此时有一种解脱与放飞的轻松,涅槃、如同那只火中的凤凰。

    前几天处里管劳资的人通知我,到局机关劳资科去办退休的手续,这大概是我在职期间最后一次上潜江了。从单位要我当调研员到现在已经有四年了,这四年真的过得好快,不上班钱照拿,真的是很爽的。原来办退休手续处里就能办,填个表交上去就ok。现今不同了,非得提前半年上潜江填退休申请表,否则到了退休时间也没养老金发,无奈,只得跑一趟。

    坐上武汉发往油田的班车,一种莫名的从未有过的快感在心中流淌,第一次没有压力的旅途开始了。本想好好睡上一觉,可一闭上眼睛,第一次走这条路的情景就浮现在眼前,与那时相比,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今非昔比了。路已经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车也跑得流畅多了。那时的未来是个梦,而如今这梦也快到头了。

    武汉的风景早就看够了,加上车速有些快,还是闭上了双眼,感情的潮水不断地冲刷着记忆的阀门思绪可不像眼睛那么安份,它在勾我的魂。

    由于父亲有“历史问题”我回武汉的梦破碎了。那时招工不是招知青,而是招老爹,也就是招那些父母没有所谓的问题的知青,面对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当县砖瓦厂到我所在的公社来招工,(因我的球打得不错)选中我时,我选择了离开这生活了几年的第二故乡,我真不愿意在那无止尽的耗下去。无奈呀无奈!那是71年底,我不知父亲何时能回到工作岗位。

    在砖瓦厂一待就是八年,整个一个抗战。这期间一年总要在这条路上走上一两个来回。每次回家都是急急匆匆,归心似箭,游子就是游子,好想回到父母身边;好想外婆包的抄手煨的汤,好想我家门前的我亲手种下的两棵香椿树。可一个探亲假就十二天,眨眼就过去了,相见时难别亦难,回厂的一个多星期里,我常在梦里依偎在母亲的膝下,母亲用手轻抚我的头发,为我擦掉眼角上的泪滴。醒来时,枕头上总有泪痕,脸上果真挂着幸福的泪花。

    车停了,睁眼一看,到高速收费站了,现在过收费卡真是个快,拿个卡就离开了。1979年的五月,我调回武汉,当时厂里派了一辆车送我,走的是汉沙老公路,那时已是柏油路面了,从潜江到武汉,用了五个多小时,相比下乡那阵子,这已快了不少。我当时心里好想好想快点飞回到妈妈身边,但我又不断的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催司机,切不可乐极生悲”与我同下放到一个小组的一个同学,从外地调回武汉,到火车站取行李,结果被汽车撞死了。最后连个办丧事的单位都没有。那段时间,我始终保持着清醒,每做一件事我都是注意注意再注意。

    出了武汉,进入江汉平原。新农村的规化让原本就平整的田野更是一望无际,麦苗还没拔节,不到一尺高,如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