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莱茵河畔一颗璀璨的珍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早上6点15分在青草的芳香中醒来,吃了一顿丰富的西式早餐,即乘车前往科隆,去感受这座位于莱茵河畔,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德国第四大城市。

    大巴行驶在前往科隆的高速路上。德国的高速公路不限速,车辆尽可放开跑。迎面驶来的大小车辆,均带着一股风,一闪而过。我们身旁,也不时有小车飞速超过。公路两边,在穿过城镇、乡村,只要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安装有两、三米高的隔音墙,有玻璃的,也有各种材料制成的,色调协调,整齐美观,主要是减少噪音、污染扩散,充分体现了文明国家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样的高速路上行驶真是非常的惬意。

    一路上,天空是刚刚洗过的,可以看得很高很远,晨曦中的白云静静地飘在天边,那种纯净使自己戴了一幅高清晰度的眼镜。天空下的一切,都变得格外的清晰。高速公路两旁如盖的橡树,并不高大的哥特式屋顶带着阁楼上的小百叶窗,爬满墙壁的鳄鱼草,构成了一幅透明的水彩。

    路上大约用了一个多小时行程,大巴尚未驶进科隆市,远远就看见莱茵河边朝阳照射下的科隆大教堂高耸入云的双尖塔。朝霞里原本是白砂岩石筑砌的塔身被历史的烟云涂抹的漆黑油亮,仿佛两把插向蓝天的黑色利剑,在晨辉中闪着熠熠的光芒,庄严、肃穆、神圣,整个老城也因此变成了图片上的风景

    导游告诉我们,这双尖塔同高16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歌德式尖塔。科隆大教堂的一大特点就是“高”与“尖”之所以要建成这种很高很尖的样子,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越高就离天堂越近,也就离上帝越近,甚至还能偷听到阿波罗神与耶稣基督的私语。

    2000年前,罗马人创建了科隆城,1248年,科隆人动手建造科隆大教堂。这个工程远比建设一座城复杂而艰巨,19世纪初在大诗人歌德等人的推动下,直至1880年前才最后完成,前后整整持续了632年,创造了欧洲建筑史上建造时间最漫长的记录。

    1942年科隆遭到盟军的狂轰猛炸,整个城市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据说由于大教堂庄严与眩目的美丽,使得美国士兵不忍心投下炸弹,这座作为信仰象征和新欧洲中部文化传统统一见证的古教堂才免遭轰炸,奇迹般地屹立在莱茵河畔。

    科隆大教堂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成为科隆城的象征,也是世界最完美的哥特式大教堂,最高的教堂之一。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科隆因此而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是科隆和科隆人的荣耀。

    科隆市区地跨莱茵河两岸,这个在二战时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古城战后经过修复,如同灰烬中飞出的金凤凰,如今依然古色古香,富有古典韵味,教堂、世俗建筑以及各类纪念碑博物馆,遍布市区,交相呼应,十分壮观。科隆还是莱茵区最大的国际商业都市,经常举行各类国际博览会,客商、游客如云。而正是科隆大教堂成为科隆这个大城市的轴心,由此形成的教堂广场已成为当地人和旅游者的聚会中心。

    沿着横跨莱茵河的大桥,大巴驶入对岸的老城区。

    下车来,随导游穿过狭窄的街道,沿着石板路向科隆大教堂走去,据说这石路是由工匠们把长条型的石块一块块钉进路面的,经过几百年人们的踩踏才象今天这样圆润生辉,人类的智慧不只体现在科隆大教堂的辉煌上也在这小小的细微之处。路上无意中看到有一草坪上的贝多芬雕像,心中窃喜,立刻用相机将其定格。

    来到被周围密集建筑紧紧围在中间的科隆大教堂,与科隆大教堂近距离接触,仰望高高矗立于苍穹中的如同石笋般林立的大教堂,惊叹于那垒满的石雕皆似鬼斧神工之作,于清奇冷峻中,庄严、肃穆和力量之感不断向我的视觉和心灵进行冲击,我无法形容600年时间凝聚起来的建筑奇迹给了我如何心灵的震撼,那是一种对建筑艺术的惊叹,我只须用我全部的感官去经历去感受。而对教堂的联想是与身着黑袍黑衣黑帽的教士与修女紧紧地相连,此时,前行的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