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商打上交道的,还要从当年华人资本大举进入清国说起。大量的华人资本进入上海,两广和台湾后,首先投资的行业就是轻工业,而缫丝业又是重中之重。这就与上海本地的丝绸商产生了正面竞争。南洋华人工厂有上海道,淮系罩着,自然在官府方面没啥办法,于是,南浔的丝商便利用手中的原料渠道以及市场人脉与南洋华人展开竞争,而南洋华人虽说是外来户,但是有句话怎么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效率上来讲,你手工缫丝水平再高能比得上机械吗?而且你还没发控制全部的原料渠道,人家南洋的华人可是从生产运输到销售都是一条龙的内部循环体系,成本要低的多,同样一船丝,你南浔的商人卖给上海的洋行,和南洋华人直接把生丝投放到欧洲的最终市场上这利润能比吗?南浔丝商只是掌握了原料和生产这两个环节,而南洋华人则是从原料一直到最终市场,整个体系。况且双方的技术水平还有明显代差,资本方面,南洋的华人更加雄厚,对对外贸易更加熟悉,这整体一比,南洋华人自然占据着优势。后来呢,一件事情的发生促成了双方最终的妥协,那就是当年南洋购买战舰的事,广大南浔丝商为了讨好刘坤一是出了不少钱的,而后来爆发对日本的经济战后,在刘坤一的授意下丝商们自然要有些动作,而在徐杰的安排下,南洋华人也开始加入对日本的经济战,这样一来,双方有了共同目标,而且有了合作的基础。于是两方面开始从对抗转为合作,具体而言就是丝商们负责清国国内的事情,例如原料和工人。南洋华商负责生产运输和销售。两股大势力的联合的结果是直接让madeinchina的生丝把日本的生丝打的落花流水!这件事过后,双方开始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南浔丝商人家就是干这个的,自然不能丢了老本行,而华人商人自然也不能白白的把到嘴里的肉吐出来,于是,双方约定,南浔丝商负责原料和生产,而华人负责为丝商提供相关的机械和技术支持以及运输销售,并且在缫丝厂中占有股份。就这样,双方成立了一个类似于托拉斯的生丝生产体系。而开阔了眼界的丝商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单纯经营生丝产业,他们发现现代工业运输业,尤其是机械产业的利润非常之大!而南洋华人也需要通过丝商这条路来获得在清国国内更广阔的发展前途,毕竟有这么一句话叫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这是一群地头蛇呢!!
但是现在问题又来了,南洋华人开始也没有从事重工业的经验,当年在东南亚混的时候,都是搞种植园运输和轻工业的,当一票南洋华人到了欧洲了,立马让那些把自己的产品吹的天花乱坠的经销商搞迷糊了。有些人着急,买了一批回来后发现其中有不少是人家淘汰落后的产品,另一些人,沉得住气,结果呢?空手回来了……。
彭老大整整为徐杰解释了大约半个小时,头昏脑胀的徐杰才搞明白这个所谓的接风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是想让他出面,利用徐杰的知识和欧洲的人脉帮助这些华商采购产品!在彭海丰等人眼里,徐杰从英国人哪买舰炮,从德国人哪卖陆炮,从法国人哪买动力系统。最后在意大利人哪造舰,几大列强都走遍了!帮助彭海丰他们采购这些东西应该没任何问题。
“真见鬼,早知道穿越,在看多看点基础工业方面的史料了!”徐杰心中抱怨道。不过呢彭老大的要求,自己不能不管,于是答应下来以后,反正这事再早也要等到战争结束后才能开展,自己去无非是表个态,然后定一下大概的策略罢了。不过徐杰可不想参加什么费事的宴会,让彭老大把几个代表叫过来,在自己的住处合计一下就行了,这个战争关头,徐杰没那么多功夫去管这些事。
有收藏,有推荐作者才有动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