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百二十二回:太后定乾坤(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次日,一匹快马载着一个侍卫清晨就冲出城门,马不停蹄的朝着四川赶去,似乎又是一个阴谋的开始,官场上的事情,实在是有些冷漠,人的智慧和智商在这上边你也已经被发挥到了极限。

    半月之后,四川的奏折便成了上来,声称袁震东在攻陷城池的时候只是大肆的收受贿赂,欺压民众,几封奏折在早朝上当中念了出来,皇帝坐在正位上,难得的今天没有微笑,而是淡淡的看着群臣,皇太后坐在他的旁边,说道:“诸位看看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吧!”

    群臣中没有一个说话的,都互相看看,保持沉默,现在这种时候谁也不敢出来当先头鸟,稍有不慎,就尸骨无存,他们宁愿保全现在的位置,也不愿意冒险区获得某一方面的好感。

    于是,几天之间,袁震东不在军营,几乎所有的头目都被换了人选,有些亲身大将被革职,直接召回京都,一下子再也没有了用途,而远在四川的袁震东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晚了,顿时死了心。

    过不多日,果真有圣旨下来,召袁震东入京,可是这一去凶多吉少,袁震东在宅子里徘徊了几日,终于下定决心再去京城中搏一把,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于是便带着马元朝着京都而去。

    京都之中似乎一切都很平常,百姓们安静的过着自己的日子,并不曾感觉到汹涌澎湃的暗流,这时候一架马车缓缓的驶进了京都的城门,袁震东谁也没有去找,因为他担心自己会连累他们,他抱着一丝侥幸,或许皇帝可以赦免自己,然后自己告老还乡,他真的是有些累了,在这个构型都叫的朝廷当中,忽然感觉到自己已经不胜当年,或许真的应该高老还乡了吧!

    袁震东来到自己在朝中的宅子,找出官服来准备好,今夜休息一夜,明天就要上朝了,到时候一切自可见分晓。

    ……

    ……

    第二日袁震东便早早的起床,打点好一切之后去了早朝,早朝之前遇上好多以前的同僚都不敢跟自己说话,袁震东更加感觉到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头。

    朝堂之上,皇帝将袁震东的罪过一一年出,不给他脚边的机会,便已经卸去了职务,捉进了天牢当中,许多以前拥护袁震东的人也跟着吃了亏。

    不就之后,经过皇帝和皇太后商议,终于将袁震东在天牢中秘密处死掉了!

    袁震东死后,皇帝到了大婚的年龄,但是他觉得自己想做一个一代君王,那么就必须要脱离母亲的管辖和压制,唯有这样,自己才算是一个真正的皇帝。

    自古垂帘听政的不在少数,那些皇帝不是傀儡就是懦夫,最后没一个有好下场的。

    但是自己不一样,皇帝心中已然有了想法,自己想做一个光明正大,浩然正气的皇帝,那么必须就得独掌政权,只有独自掌握了政权,那么自己才算是一个真正的皇帝,还不是生活在自己母亲羽翼下的小鸟那样。

    皇帝想要独自执政,这皇太后也是隐约的感觉到了一些,但是她并没有很在意,眼下袁震东刚死,朝政上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她去处理,她现在对谁都有些不信任,包括自己的儿子在内,所以很多事情她必须都得自己亲自过问,包括很多奏折啊之类的东西,自己不过问一下就算皇帝签了还是不能算数,必须得再经过她的批准。

    她其实倒没有想怎么怎么想,毕竟天下父母心,虎毒还不食子呢,何况自己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儿子,所以自己完全不可能去想怎么怎么样。

    但是她儿子不这么想,她越是这样,皇帝心里就越是气。

    这年纪轻的人啊,容易叛逆,特别是这种皇子之类的,平日里持宠而骄,根本不把人放在眼里,做事情都是凭借自己的喜好,根本不干他人。

    而如今他只是一心想当个大气的伟大皇帝,就算是生自己养自己的母亲,他也觉得有些碍事,根本就不觉得有任何对自己有利的地方,在他看来,自己才是皇帝,而他母亲则是皇太后,太后理应在把事情都处理完之后去后宫颐养天年,为何还要出来和自己争夺这一大片江山呢?

    有了这想法之后,皇帝和皇太后两人是渐行渐远,这样做无异于那些同床异梦的夫妻一般,根本两人之间就少有交流,和之前一心对付袁震东的时候那时候的母子连心一般不一样,两人现在说话也少了,也变的比较拘谨了,连面都没事不见了,不知不觉中,母子之间的裂缝开始越来越大。

    这时候山西旱灾,有人报了上来,而在朝会的时候太后是没有出场的,她也没有垂帘听政,按照一般的意思,这些事情会拖上两天,等管事太监和自己的儿子亲自来把问题交给自己来处理,而她也会把事情按照自己觉得最合适的意思处理下去。

    而这时候,在朝会的时候,听说山西大灾,为了显示出自己的仁慈和大义,皇帝陛下亲自拟订了诏书,宣布全山西所有官仓大开,官府发放赈灾粮,并且从国库内拨出白银五十万两,派遣吏部尚书为钦差大臣,自己代表自己去山西探察灾情,不日出发。

    这君无戏言,这皇帝说出的话都是圣旨啊,这朝中大臣哪有敢多嘴的,几百个圣上英明让皇帝心里很是愉悦。

    事情发生后,当天晚上管事太监就向太后禀报了这件事,太后一听大怒,这可是大怒啊,真的是恼羞成怒,这自己儿子不知天高地厚,只知道逞一时之快,却完全不顾虑朝廷的实际困难,轻易的就说出打开山西全部的官仓,还要从国库里拨出50万两白银,这简直是把她气的半死。

    “去!给我把这逆子叫来!”太后怒了。

    太监急忙退去,这太后可是在宫廷内说一不二的主,得罪了她把你砍了你都没半个不字可以喊,很机灵的,太监就退了下去。

    一向两母子都是在一起商量研究的,何尝太后要对皇帝发怒了,这太监也是成了精的家伙。

    这对方对太后来说是儿子,自己可以骂得打得,但是自己是什么,无非就是一个在皇帝和太后跟前两头跑的墙头草,人家随口一句就能让自己人头落地,自己哪能这么傻,去和皇帝说太后要见他,他不就是等于和皇帝说自己去向太后告状么,那等于是说自己站在太后那里,肯定要得罪皇帝,一旦人家不开心,自己的脑袋就不保了。

    犹豫的管事太监在房间里徘徊,他不知道该怎么对皇帝说,眼下这个小皇帝很明显血气方刚,想自己搞一番作为,光是今天他在朝上大气的决策,果断的决定就可以看出些端倪来, 眼下这对母子很明显意见不合。

    太后在朝中势力颇大,很多人都是她的手下,她可谓是呼风唤雨。但是另一个是她儿子,她在怎么样能杀了自己的儿子?而且那人不光是她儿子,至少那人还是一国之君,那可是皇帝啊,自古天下之大,皇帝最大,放眼世界,皆为臣子,为谁而臣呢?当然是对皇帝臣服了。

    皇帝自然是最大的一个,自己得罪了皇帝,于长远来看也是对自己极其不利的。

    眼下在太后跟前跑的就是自己了,是个人都知道,但是眼下太后发怒了,要找皇帝,自己如果去找了,皇帝要杀自己,自己如果不去找,太后要杀自己。到头来人家还是母子,自己死的多冤枉啊。

    他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计谋,他把一个新进宫的小太监叫了过来,那太监名叫小春子。

    “大公公,您找小的来不知道有什么事吩咐?”小春子很快就到了。

    “春啊,你来这里也不短了,皇帝啥模样见过没?”

    “没有,我新进宫的太监,还没到那级别。”小春子低着头,这海大公公虽然平日里对任何人都说话带着三分笑,但是那些资格比较老的太监背后都骂他混蛋,别看他平日里笑嘻嘻的,俗话说笑里藏刀,很明显,海公公不是什么好惹的货色,据说在宫里,凡是得罪他的,就算是一般妃子,最后的结局也会很悲惨,谁叫人家是皇帝和太后面前的大红人呢。

    “这样吧,今天呢我有些不舒服,待会过半个时辰,你就去乾清宫一趟,带着太后老佛爷的旨意,去叫皇上晋见太后,知道了么?”

    “啊!”一听要自己去见皇帝,还是太后的命令,小春子吓的着实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