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巧计退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南宫少秋这小子,属下确实比不上!”汉王说道:“过去的事也就算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赶快把该拿走的东西拿走,该调走的人调走,把损失减低到最低!明天的交接,干脆老老实实地把北镇抚司衙门交给南宫少秋!再玩什么花样,恐怕到头来也只是自取其辱而已!”计全听了汉王的话,不住地点头称是!两人又谈了许多关于乐安练兵之事,过了许久,计全这才告辞离去!

    当夜三更前一刻,南宫少秋带着诸女一同步出广安门,来到天宁寺前!众人老远就看到一身白衣的朱月仙,手提双刀,杀气腾腾地站在那里!而朱月仙身旁的张三刀更是气得,头发全都一根一根竖起!

    张三刀一见到南宫少秋,立刻飞身过来,一抬手,批哩啪啦赏给南宫少秋无数的巴掌,一面打还一面骂道:“你这臭小子,枉费老道我对你这么好,竟然恩将仇报!没想到你几年前就已经成了老道我的徒儿女婿,又不跟老道说,害老道我连杯喜酒都捞不到!

    你自己说,该不该打!”胡珍等人不但不帮南宫少秋说话,竟然还在一旁叫道:“打得好!这小子确实该好好打一顿!”

    朱月仙听见张三刀那一番缠夹不清的言语,更是又羞又气,连忙叫道:“师父,这是徒儿的大事,请您快停手!”而南宫少秋却发觉,张三刀的掌影虽然密集,打在身上却不甚疼痛,显然是张三刀有心在朱月仙面前做一出戏!

    南宫少秋没想到,胡珍做事若是这么鲁莽不谨慎,岂能得到这么大的名头?事实上,胡珍在昨日,早就先将自己今天要骗朱月仙的话,告诉张三刀,并且得到张三刀的同意!

    张三刀原本就想替朱月仙和南宫少秋等人拉拉关系,让南宫少秋把朱月仙拉出这个漩涡,以免朱月仙受到汉、赵两王的野心所连累!再加上,张三刀听说,赵王有意要将朱月仙嫁给某位兵权在握的武将,以朱月仙孝顺的个性来看,她势必会答应此事!这桩婚事若成,朱月仙不见得不会幸福,但是张三刀认为,这种因利益而结成的婚姻,有好结果的太少!为朱月仙着想,张三刀实在不愿看到这种情形!

    张三刀虽然对南宫少秋的认识不多,对南宫修武倒是相知极深!而南宫少秋是南宫修武的传人,想来也绝不会差到哪里去!更何况从前一班老朋友有时见面聊天,大家都说,南宫修武得了个好传人!所以胡珍一跟张三刀说,张三刀立刻就答应了!

    而且,张三刀更希望朱月仙能留在南宫少秋身边,如此一来,就算将来赵王一意孤行惹下灭门之祸,在剑魂山庄的保护下,朱月仙也必然能够安然无恙!

    这时,朱月仙眼见自己的师父在那儿瞎起哄,看起来是在骂南宫少秋,实际上却是在帮南宫少秋说话,心中想道:“就连师父也帮着别人欺负我!”不由一阵悲苦,低头看了看手中双刀,然后举起刀来往自己脖子上抹去!

    柳叶风在四灵之中算是比较沉静之人,常常能注意到细节之处!柳叶风来到天宁寺后,就一直注意着朱月仙的举动!当她看到朱月仙竟然想自杀,立刻射出那两条彩带,拉住双刀的去势!但双刀仍然在朱月仙脖子上头留下两道红痕,其中一边还留下鲜血!

    张三刀看见此景,连忙跑到朱月仙身边,一把将双刀夺下!临走时张三刀还多打了南宫少秋一个巴掌,这一下却带着真力,打得南宫少秋疼得不得了,一边脸竟然肿起来!

    张三刀还骂道:“都是你这小子惹的祸!”

    胡珍没想到朱月仙竟然性烈若此,见状,立刻奔过去,抱着朱月仙双脚,跪在那儿说道:“郡主,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我不该谎言欺骗!事实上当年救的是我,其他的一切全都是我编出来的谎言!”朱月仙一听此言,啊的一声愣在当地!朱月仙转头望向众人神色,显然就连张三刀都早已知道此事真相,不由掩面痛哭道:“你们全都骗我!”

    张三刀原本在替朱月仙治伤止血,但他看到胡珍跪在那里,而朱月仙竟然一句话也没表示,不由沉下脸色,用刀叶重重的在朱月仙臀部上打了一下,然后说道:“月仙,师父是怎么教你的?你的救命恩人跪在地上,你竟然还敢站着?”朱月仙闻言,吓了一大跳,连忙也跪在胡珍面前,然后说道:“姊姊的救命大恩,小妹结草衔环也要回报!”

    说完,就要磕下头去!胡珍连忙拦住朱月仙,两人互相扶持一同站起。

    这时,胡珍说道:“郡主!我虽然救了你,但也骗了你,累你受了不少委屈!咱们两就算扯个直,从今以后从头来过!”朱月仙幽幽地问道:“姊姊为何要欺骗小妹!”

    张三刀站在一旁骂道:“不骗你,难道让你去当汉王的打手,将来一起送命?骗你正是为了救你这条小命!”

    朱月仙十分为难的说道:“师父,徒儿也知道今天不该上台!然而父命难违,徒儿实在是身不由己!”张三刀又再骂道:“你爹若是叫你去死,你去不去?”这时,李瑶仙走过来说道:“郡主,小妹乃是李瑶仙,在江湖上与郡主齐名!小妹想请教郡主,身为人子,立身处世最重要的规是什么?”朱月仙说道:“那当然就是五伦了!”李瑶仙又再问道:“那么五伦之中何者为先?”朱月仙答道:“当然是君臣之义!”李瑶仙正色说道:“所以古人有大义灭亲、移孝作忠之语!却从来也不曾听说过移忠作孝、为亲灭义的话!”朱月仙听了李瑶仙的话,不由低头沉思!

    这时,原本站在一旁的南宫少秋也走了过来,对着朱月仙拱手说道:“在下黄山南宫少秋,见过郡主!”朱月仙看着南宫少秋那肿了半边的脸,很想笑但却忍住不笑出来,虽然仍然带着泪痕,但神色已经开朗多了!于是朱月仙说道:“公子之名,如雷贯耳,小妹早已景仰多时!不知公子有何指教?小妹洗耳恭听!”南宫少秋说道:“指教不敢,只是有些问题想请教郡主!先请郡主平心静气想想,当今天子,算不算是个好皇帝?”

    朱月仙认真地想了想,然后说道:“大堂哥这人,虽然有时候气量小了点,比不上大伯父,但他自登基以来,确实为百姓做了不少事!可以算是个好皇帝!”南宫少秋又说道:“再请教郡主,若是汉王登基,会不会做得比今上好?”朱月仙说道:“别的我不敢说,但就节省民力、与民休息这方面来看,绝不会比大堂哥做得好!”南宫少秋再问道:“郡主,若是赵王帮着汉王登上九五之尊,赵王府的富贵权势是否能比现在更上一层?”朱月仙笑道:“我爹本来就是裂土分封的亲王,若要再上一层,那就是天子了!

    哪会有此可能?”

    这时南宫少秋不再言语,只是带着微笑看着朱月仙!朱月仙明白南宫少秋的意思,也没说什么,只是低头沉思!接着南宫少秋又再说道:“明晚烦请郡主带在下面见令尊,让在下为令尊陈说利害,也许郡主就不必陷入忠孝两难之局!”朱月仙抬头看着南宫少秋,发觉他正以诚挚的笑容看着自己,两人目光相遇时,朱月仙不由觉得有点儿心虚!

    于是朱月仙红着脸,轻声细道:“那就有劳公子了!”

    然后朱月仙走过去和诸女重新见礼,尤其和胡珍特别亲热!众女一序齿,朱月仙居然最小,比柳叶风还小两天,成了众女的妹妹!众女在那里姊姊妹妹唤着、谈着,好不快活!南宫少秋在一旁看着心里也十分高兴!

    这时,张三刀在一旁笑道:“乖徒儿!天色已晚,你们再谈下去,大概就要天亮了!

    你爹一定在担心,你不知道被那个野男人拐走了!”朱月仙娇憨地说道:“才不会呢!

    师父!”于是众女和朱月仙定下后会之约,这才分手道别各自离去!

    隔天上午,南宫少秋怕前去交接的人受到阻挠,特地布置了重兵,没想到计全那边竟然毫不为难,交接十分顺利!交接之后,计全等人带着他们原有的手下,跟着汉王,一同回到乐安去!接着南宫少秋上了一道奏章,将东厂衙门恢复原状,只保留了几个虚衔,其他的空缺全都裁撤掉,并将原有的人手,全部移到锦衣卫这边来!而徐承祖走在路上也特别得人尊重,因为众人都知道,徐承祖不再是个空头指挥使了!

    当晚饭后,南宫少秋一人走到赵王别馆,朱月仙早站在门口等他!朱月仙这时穿着一身淡红晚装,和前几次那种武林侠女的模样完全不同,令南宫少秋颇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两人进入大厅后,南宫少秋看见赵王早就坐在那儿等候!南宫少秋立刻拱手说道:

    “小侄参见大叔!来京日久,但总为种种因素,不便来此问候大叔,请大叔恕罪!”赵王一听南宫少秋的称呼,知道他来此只论私谊,不谈官礼,不禁暗赞南宫少秋确实懂得作人!

    于是赵王亲切笑道:“贤侄不必多礼!贤侄入京,我这作叔叔的,没给你半点照顾,实在说来惭愧!不知老太君和令尊可好?”南宫少秋听赵王说起父母,又再拱手说道:

    “多谢大叔关心,家中一切安好!”赵王又再说道:“如此甚佳!贤侄请坐,今日来此,究竟有何事情,要和我商议,请贤侄明示!”南宫少秋说道:“大叔应该听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句话?”赵王笑道:“这是当然!”

    南宫少秋又说道:“小侄胆敢请大叔想想,若是一旦汉王爷登基,这块璧玉,又是落在谁家?”其实,南宫少秋的意思是说:如果汉王当了皇帝,在他心中,接着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赵王!

    赵王叹道:“贤侄之言,大叔也明白,只是我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南宫少秋奇道:“依小侄看,大叔和朝廷并未到此决裂的地步,大叔此言,小侄实在不明白!”赵王愧道:“大叔当年权欲薰心,做了一件非常对不起大哥的事!结果事情没成功,大叔这条命,反而是大哥救下来的!若是今天,大哥仍然在位,说什么我也不会帮着二哥胡搞!只是现在换了我这大侄儿在位,情形又有不同!当年之事,差一点也连累到他,我和他之间,仇早已结下!他又是个有仇必报的利害人物,大叔我就算只想当个太平亲王,恐怕也逃不过他的算计!而我若是帮着二哥,将来二哥成功了,我只要委屈一点,还有机会保住这条命!否则,大叔我在他手中,迟早难逃家破人亡之局!”

    原来当年太宗在位时,赵王为了谋夺皇位,勾结了几名宦官在太宗面前进谗!太宗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一听谗言,竟然不察真伪,就要废掉太子,同时还将几名东宫官,如杨溥、黄淮等人监禁起来,一直到太子即位后才放出来!

    幸好有几位大臣联合起来,查明真相,太子才没有被废!然而太宗不肯公开认错,放出被冤枉囚禁的人,反而更加生气,要杀赵王!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仁宗,听说太宗要杀赵王,一直在太宗面前苦苦求情,赵王才得以逃过死劫!至此,赵王才真真正正对这位肥胖的大哥心服口服!

    不过当时的皇太孙,也就是现在的皇帝宣宗,却因此而恨上赵王,一直鼓动他爹乘机杀了赵王!这个想法到了现在恐怕仍未改变!南宫少秋知道当年赵王兄弟间的那笔帐,听了赵王的话,南宫少秋不禁细细思考,想替赵王找出一个化解之道!

    于是南宫少秋说道:“当今朝中三位阁老以及六部尚书都十分贤明,小侄认为,他们绝对不会轻易鼓动皇上,做出逆伦之事!”赵王苦笑了一下,说道:“贤侄!你不是生在帝王家,这真是你的幸福!否则以你之能,早已成为别人的眼中钉了!在帝王家,人伦之常早已断绝!你看,普天下的家族,有哪一家是亲叔叔去见侄儿,还得三跪九叩首的呢?再说,朝中大臣大多十分贤能,这句话是没错!只是我那侄儿,现在最宠信的,就是他的启蒙恩师杨荣!别的人我不知道,但若是杨荣的话,要是有人建议皇上杀我,杨荣必定第一个赞成!贤侄,你说我还能怎么办?”

    南宫少秋又说道:“大叔,侄儿相信,只要大叔不跟着汉王行动,若真有此事,杨士奇和杨溥两位大人,一定会坚决反对此事!”赵王又苦笑道:“只可惜,这两杨的反对,比不上那一杨的赞成!”南宫少秋沉思良久,像是毅然下了决定,然后说道:“大叔,小侄以南宫世家的身份,给大叔一个保证!只是大叔您也必须给小侄一个明确的交代!”赵王说道:“贤侄,你实在太看得起大叔了!说真话,大叔手上原来有的那一点力量,早就被二哥抢光了!大叔现在手上唯一的力量,就只有我这仙儿了!这孩子是我手上最珍贵的明珠,我却亏欠她许多,现在想来真是后悔!大叔这一生,不但曾经靖难造反,也享尽了富贵,早已过得够了,并不在乎杀头抄家!只是对仙儿放心不下!原先我想将仙儿嫁给边地重将,就是希望他能保住仙儿!若是仙儿能跟着你,我自然更加高兴!”

    说完,赵王将朱月仙的手放在南宫少秋手上,然后说道:“少秋,大叔这样叫你应该没关系吧?大叔现在把仙儿交到你手上,这就是大叔的保证!仙儿是大叔心头上的一块肉,你一定要善待她!”南宫少秋站起身来,正色说道:“大叔放心,小侄一定会好好对待月仙!”赵王点点头,又对朱月仙说道:“仙儿,你去整理东西,等一下就跟少秋回去!爹明天就要回彰德,你也不要来送我!将来,你若是愿意嫁给少秋,捎封信给爹,只要爹还活着,必然会在家中为你庆贺!”朱月仙立刻跪倒,哭道:“爹!孩儿舍不得离开您!”

    赵王抱住朱月仙,慈爱地笑道:“傻孩子,又不是永远不见面了!你们若有空,可以一起来彰德见我!”朱月仙又哭了许久,这才在赵王的催促下回到自己房内整理东西,然后两人一同离开赵王别馆!朱月仙一走到门外,立刻回过身来跪下磕了四个响头,答谢父亲养育之恩,这才跟着南宫少秋一同来到布衣校书府!

    众女对于朱月仙跟着南宫少秋一起回来,莫不大感惊奇,但却也都大表欢迎!众女和朱月仙有的拉手,有的招呼,有的谈笑,这些举动倒也将朱月仙心中,那股离别的哀愁冲淡不少!至此,天地四灵六位女将总算全都聚在一起!

    从此刻起,终她们一生,这六人再也不曾分开过!六人联手,不知替天下万民做过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这时,南宫少秋将赵王所说的话转告众人,众人对于赵王的情形全都十分同情,但又对南宫少秋此去能化解了朱月仙的心结,感到十分高兴!此时众人还不知道,就因为有了南宫少秋这次晤谈,赵王府才得以富贵绵延,直到明朝被灭亡为止!

    隔天,南宫少秋正式接任北镇抚司,同时兼任东厂骑都统!原来的南镇抚司王仲,因为并无什么过恶,所以南宫少秋予以留任!南宫少秋上任之后,立即下令,将侦察重点放在和汉王有来往的将领身上!这时,朱月仙的价值就显露出来!朱月仙知道许多汉、赵两王的秘密往来,在她的主持下,南宫少秋找出了六百多位可能和汉王有密约的将领!

    众人又分头追查下去,从这六百多人当中,找出了四百多人和汉王约定一齐起事的证据!在朱月仙的帮忙下,这件工作只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南宫少秋总共腾抄了三份名册,其中,一份交给吏部,一份交给兵部,另一份则直接面呈宣宗!宣宗看着这份名册和所附的证据,不禁惊讶于南宫少秋办事能力之强!南宫少秋却笑着说这不是他的功劳,全都是朱月仙帮的忙!于是南宫少秋将赵王已经脱离汉王,并且将朱月仙留下来帮忙的事告诉宣宗!

    宣宗高兴地说道:“难得三叔如此深明大义,少秋,朕答应你,只要三叔没有重大过恶,朕一定不会对三叔不利!”南宫少秋先感谢宣宗的好意,接着又将常继祖奉先帝之命入京待诏,这期间,常继祖主动帮了南宫少秋许多忙之事道出,请宣宗考虑复爵,或者另外任用!宣宗却说道:“这件事朕知道,明日就交给吏部研议!”南宫少秋不知道,徐家之所以能复爵,徐皇后的因素占了大半;而常家现在正是倒楣的时候,不管南宫少秋说什么也没有用!

    南宫少秋离去后,一边走,心中一边暗自想道:“这位皇帝还真是小气!什么没有重大过恶?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的重大过恶,是为了争权夺利而伪造出来的!什么交吏部研议?作皇帝的,只要肯开口,下面的人自然会把事情办好!”回去布衣校书府后,南宫少秋将宣宗的话告诉常继祖和朱月仙两人,并且也将自己心中的不满说出!朱月仙只是淡然笑道:“少秋,大堂哥这个人,能说出这一番话已经十分难得了,你不必太过强求!”常继祖更是正色说道:“老弟,我常继祖愿意跟着你、听你驱策,把命交到你手上,是因为你比我有能力,又肯为百姓办事!我们常家的人做事,图的不是功名富贵,否则当初我们家跟着太宗靖难,岂不是常保富贵!下次你要是再为了我的事,在皇帝面前乱开口,我就不再认你这个朋友!”南宫少秋听了他们两人的话,也只是喟然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日子就在暴风雨前的宁静度过,当年的十一月,徐承祖的父亲徐钦,因病去世!徐承祖正式袭了公爵之位,还将他的小名承祖,改成了官名显宗,从此徐承祖就成了徐显宗公爵!徐承祖为了丁父忧的关系,辞去了一切本兼职务,专心在家守孝!于是锦衣卫指挥使出缺,廷议由南宫少秋升任!从此锦衣卫指挥使,不再是酬庸用的虚衔,反而成为掌握大权的关键人物!

    徐钦出殡那天,朝中大臣几乎全都亲临吊唁,南宫少秋也跟着众人一同来到徐府!

    对于徐钦这位硬骨头公爵,南宫少秋心中确实存着很大的敬意!到了徐府,众人只见到处张灯结彩,不像在办丧事,反而像是在办喜事!众人不由大惑不解!徐承祖看见他们来了,连忙避开其他宾客,前来和他们说话!

    众人齐声询问徐承祖他们心中的疑惑,只听徐承祖说道:“我们徐家的人早有了觉悟,只要不是战死在沙场的,就是善终!所以徐家办丧事,就好像在办喜事一样!”一切丧葬事宜处理完后,徐承祖留下他们晚饭。席间,徐承祖说道:“少秋,当日我们在淮北所说之事,你今天可以告诉我了吧!”

    于是南宫少秋说道:“大哥!当日之战结束之后,小弟就已经传下号令,从各地精选出三千名帮众,以在山东地面有亲戚关系的人为优先,早已分批混入汉王的新兵营中!

    据他们传回来的消息,汉王还把山东地区的死囚全部释放,又收编了无数的地痞流民,现在汉王的新兵,居然已经有了五万之多!不但如此,汉王还将山东各府、州、县的马匹全部收归己有,现在汉王正打造兵器,操演战术,积极备战中!更可笑的就是,自己的天下连影子都还没有,汉王居然已经封了好多的官!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指挥使王斌被封为太师,知府朱恒、长史钱炫两人都成了尚书,千户盛坚、典仗侯海则成了都督!除此之外,计全被封为军师,其他四名宇内十凶则都成了万夫长,你们说好笑不好笑?”

    南宫少秋所说的固然有点儿可笑,然而众人一想到,汉王竟然能聚集五万兵马!若是汉王起事,万一又得到一些地方卫所的支持,这场刀兵之灾,势必不能躲过!众人一想至此,不由心头全都沉甸甸地说不出话来!

    胡珍想了许久,问道:“少秋,你派了三千人混入汉王军中,这固然很好!可是三千人在五万大军中又能起些什么作用?”南宫少秋还没说话,徐承祖就说道:“胡大妹子,在战场上,领兵作战,最怕的,就是不能上下一心!三千人在五万人中,虽然不足以造成兵变,但若只是要捣乱,就已经足足有余!”

    南宫少秋接着说道:“而且我派去的这三千人,大多底子非常好!在汉王军中,阶级最小的,也是一名十夫,百夫很多,甚至还有几名已经是千户了!真要捣起乱来,他们能发生的影响力更大!”

    说完,南宫少秋有点儿意兴阑珊地说道:“我因司马一门的家变而来京师,本以为汉王和计全等人是多么了不起的对手!万万没想到才没几下子,计全就被我等打得在北京存不住身,回到乐安!而在乐安我又早有安排!现在的感觉就好像在跟棋力比我差的人下棋!棋局明明已经到了官子阶段,我也早已看出,对手不论怎么下,都必定是大败亏输的局面!然而对手却偏偏不死心,我也只好陪他继续耗着!有时候,我真希望汉王他们能另出奇招,要不然我对他们这一档子事,还真有点提不起劲来!”众人听了南宫少秋此言,才稍微放下心来!

    今天是大明朝宣德元年正月初一,也是宣宗即位的改元正旦!这一天不但是所有京官齐聚一堂,一同向宣宗祝贺,普天下所有的藩王也都派遣人员到北京祝贺!

    这里面,尤其以汉王派来的代表团最为庞大,送来的贺礼更是奇特!原来,今天才不过是初一,汉王竟然派出大批人员,送来了元宵节观赏用的花灯!这些花灯不但种类繁多翻新出奇,而且制造精良,看过的人无不赞赏,所以宣宗大大地嘉勉了这些代表,要他们回去替皇帝谢谢汉王!

    这天晚上宣宗利用暇,带着众多侍卫和几名宦官一同欣赏花灯!这其中,素有禁宫才子之称的阮浪,看了这些花灯不由叹了一口气!宣宗觉得奇怪,问阮浪为何叹气?阮浪说道:“回皇上的话,奴才只是觉得奇怪,汉王派这么些人到京师里来,究竟是为了什么?”

    宣宗心中一动,明白了阮浪的意思,到了初五,就将花灯收起,结束了庆典,命众藩地的代表回去!所有的代表都依宣宗之命回去,连汉王的也不例外!不过汉王的代表里头,有一人名叫枚青的,却偷偷留在北京!

    这枚青利用汉王潜伏下来的势力之掩护下,每天在北京城里各处刺探消息,再将所得的消息传回去,有时候一天的信鸽往来,竟然高达六七次!

    这情形自然早就落在南宫少秋眼里,南宫少秋也屡次将这个情形告诉宣宗,以及诸多大臣,要他们提防!而这时,在山东的各地方衙门,也纷纷有密函传入北京,这些密函的内容全都大同小异,不是说汉王正在打造兵器、训练新兵、恐有异图;要不然就是说汉王强抢马匹、招亡纳匪,意图造反!

    南宫少秋每次都很尽责地将这些资料呈给宣宗,只是宣宗不愿承担千古骂名,看到这些资料时,总是说:“宁可他先负我,不可我先负他!”南宫少秋听到宣宗这些说法,也没有丝毫办法!不过该来的总是要来,事情并没让南宫少秋等得太久!

    有一天,南宫少秋正在指挥使衙门,却看见新任的北镇抚司王仲气急败坏地跑来说道:“大人!大人!汉王反了!汉王反了!”王仲本以为南宫少秋听到这个消息必然会很紧张,没想到南宫少秋竟然微微笑道:“王大人,你先喝杯水,顺顺气,再把事情详细说给我听!”于是王仲略事休息之后,就将事情说出!

    原来那枚青虽然在北京待了很久,却始终没有得到什么重大的消息!这天,枚青接到一封汉王的密函,要他去邀请英国公张辅一同起事,参加这场汉王名之为“二次靖难”

    的行动!枚青还转述汉王的话,说汉王答应张辅的条件是,一旦事成之后,汉王将仿效云南沐王府的例子,让张辅封王!

    南宫少秋听到这里,立刻笑道:“是不是张大人把枚青送到大理寺了?”王仲立刻钦佩地说道:“大人明见万里,令人佩服!”南宫少秋站起来整了整衣冠,说道:“王大人,我马上要进宫面圣,这里的事你多照看着点!”王仲暗自想道:“我们锦衣卫未得召唤,不可私自进宫!南宫大人怎知道皇上现在一定会召唤他?”

    过了不久,果然见到阮浪来到锦衣卫衙门招南宫少秋入宫!两人一同走出锦衣卫衙门时,阮浪说道:“少秋,看你这胸有成竹的模样,我就知道事情一定很好解决!”南宫少秋笑了笑道:“阮兄,这件事确实没什么,只不过是我跟人下了一盘棋,因故停在那里,现在要去把这盘棋下完而已!”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